第84章本质不同

沈良听到了这事,也立即站起来主动请缨说:“包大人,我们也去帮忙。”

“嗯。”

包拯先是点头,想了一下又道,“沈家熟悉马性,一定要寻回战马。”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尽力。”

说完,带上儿子,急匆匆的逃了。

看到沈良的样子,包拯便知道自己的想法恐怕很难成行了。

“可惜了!

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于世……”

包拯是星主,但是眼下的大宋却是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于世,大宋上下其实出于一种思想混乱的阶段。

毕竟宋得位不正,使得儒家君君臣臣并不是那么符合赵家人的胃口。

一旦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首先赵家人自己就不会答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沈家不愿意拿出育马术,他包拯也没有办法。

在这时候,包拯已经起了兴学的念头。

因为在目前所有的学说中,只有儒家的学说给出了解决办法--用我们的学说,必将是人人爱国,路不拾遗,老有所养。

事实证明,这就是一场大忽悠。

明朝与清朝,全是这么忽悠没的。

但是包拯不知道明清,而在儒家没有玩残几个朝代前,还是很有市场的,不然大宋也就不会发展出程朱理学了。

当然,除了儒家外,没有人想要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世界。

其实就是儒家自己,他们也不想要这样的世界。

他们提出来,只是为了权力罢了。

另一边,沈良与沈石离开了县衙,便策马而走。

回到家,却没有立即派出人手。

“父亲,你不想找回丢失的战马?”

沈石问道。

“石儿,你是不是觉得父亲太自私,不识大体。”

沈石猜对了,沈良一路策马奔驰,他也想了一路,他确实不想找回战马。

沈良说:“这些年,我是明白了。

家族没有存世之基,只会败落。

为父也想学得科考法,但是哪个会教?为父也想明白了,这育马术便是咱们沈家的存世之基。”

“父亲,你真这么想?”

沈石问道。

“嗯。”

他先点了头,又问道,“石儿,你的看法呢?”

“父亲说的对。”

沈石笑了,说,“这世界是公平的,付出什么,就要得到什么。

没有收获也没有付出……”

“呃?什么意思?”

沈良听了,很迷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