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因地制宜

光阴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之西凉鄙夫最新章节!

    华雄让兵卒们摆出了圆阵。

    这是防御战时,一种环形战斗阵形,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是古代“十阵”之一。

    不同的是,圆阵通常是在野战中使用,而并非在营寨中。不过呢,华雄的营寨就那几重鹿角和一圈尖木头的简陋防御,当成野战也不为过。

    八具武钢车,被交错陈列在前,每具之间的缝隙,可挤进去约摸五人并肩。

    里面的兵卒,由大橹兵在前蹲在地上,用肩膀抵住了盾橹。长戟长矛兵次之,将戟或矛架在了盾牌上,戟与矛身有一半冒出来,尖锐锋芒正得意招摇着阳光的冷芒。

    和武钢车外侧绑着的长矛,连成一片后,便成了攻守皆备的壁垒。

    近看,长戟长矛茂密如林,像一只受惊的竖着刺的刺猬;远望,如同汪洋中的一座小岛,准备着迎接惊涛骇浪的拍打。

    而真正的杀伤力,是武钢车内侧大盾后面的弩兵。

    他们依托大盾的防御,利用盾牌中镂空的空隙,观察战场和倾泻弩箭。

    就是有两点不尽人意。

    第一点,弩兵手中的都是普通弩。

    就是那种一石或两石,靠手臂就能拉开的臂张弩。而三石以上,需要用脚或腰部帮助上弦的蹶张弩和腰引弩,一张都没有。

    射程和杀伤力大为减弱。

    这也没办法的事,华雄这部兵马是以骑兵为主。骑兵在马背上作战,不可能手脚并用去上弦。

    另外一点,则是华雄这支兵马的来源,太杂乱了。

    那七百羌骑,是华雄临阵招募而来的,手中拿着射程很近的骑弓、长矛和披着皮甲。而尹奉带来的两百人,他们身上连皮甲都没有。

    也就意味着,阵地防守战,羌骑们只能在敌人靠近武钢车的时候抛射几轮;尹奉的部曲除了帮忙搬运箭矢和安抚战马不受惊外,好像还真帮不上什么忙!

    是的,华雄布下的圆阵很小,只有区区三百兵卒参与其中。

    好嘛,小是小了点,但胜在精悍啊!

    华雄心中这么安慰着自己,尤其是看着这三百将士们,身上都披着铁札甲。

    【注:铁札甲是两汉期间主流甲胄。西汉时期承袭先秦遗风,人体下肢防护相对薄弱;东汉时期完善了筒袖肩臂和腿部裙甲防护。直到南北朝才出现的“裲裆、明光、甲骑具装”三种经典甲式,札甲仍作为附件主流。】

    这种用麻绳、内衬缝合固定长条形铁叶,编缀而成的甲衣,能给兵卒的性命最大限度保障。

    远程抛射的弓箭,只要不是神奇的落在脖颈间,就没有致命的危险。

    至于穿透力很强的强弩嘛......

    武钢车内侧的大盾,又不是拿来当摆设的!

    嗯,这些铁扎甲制作十分费时费力,是消耗朝廷大把大把钱财的罪魁祸首;也是当年左昌随便大手一挥,就能贪墨个数千万钱的便利。

    混上了别部司马兼县令的华雄,身上也是披着铁扎甲。

    因为他穷。

    穿不起将领的装备,铁札甲登峰造极的演变:鱼鳞甲。

    不过他身上的铁扎甲比兵卒们的好多了。每一片铁片小了不少,用量更多,防护力也更强。

    当然了,这也是夏育“慷慨无私”拿出的收藏之一。

    此刻,他拿着三石铁胎弓站在旌旗和战鼓边上,观看战局变化和指挥各兵种配合战斗。

    而那些嘴里发出鬼哭狼嚎的羌人们,已经咆哮着冲到了军阵前百步。

    约摸一千多人挤在山道中的脚步声,甚至能颤抖起地面上的砂砾。也让小圆阵的汉军们,呼吸逐步变沉重,几近可闻。

    前排的戟矛兵们的手指,因为用力握紧矛杆而变得发白。

    弩兵们的眼睛,也几乎贴在了军弩的望山上,手指挂在悬刀(扳机),只待上官的一声令下,就扣压下去。

    然而,华雄发出了的第一声号令,却是:“掩!”

    就是让他们缩头,尽力将脖颈等无甲衣防护的地方遮掩。因为羌人们冲进了弓弩射击的距离后,也就是敌方开始抛射压制之时。

    果然,没多久,伴着隐隐约约“嘣”的一声。

    天空仿佛一下子黑了下来,无数支箭矢从远处敌阵中扬空而起。飞到半空后,就在箭镞重力作用下,划了个弧线,几乎垂直着从天而降。

    嗖!

    嗖!

    尖锐的破空声,在地面上绽放,扎进牛皮蒙着的大橹,和兵卒们的铁甲上碰撞溅起淡淡的火星。也让些许被射中胳膊或者甲衣缝隙的倒霉蛋,低声闷哼出了痛楚之意。

    幸好,有了之前的准备,没有人倒地不起。

    但第一波箭矢才过去几个呼吸,第二波又再度来袭。

    等第四波箭雨光顾的时候,执盾冲锋的羌人们,已经离小圆阵约摸五十步。

    “司马!”

    站在华雄身侧的姜叙,低声提醒了一声,示意华雄该下令让弩兵倾泻弩箭了。

    但是呢,华雄的嘴巴却依然紧紧闭着。

    就是眼睛犹如鹰隼,锐利得让人不敢直视。

    他知道,以羌人们身上简陋的皮甲,弩箭洞穿完全不是问题。哪怕是有木盾的防御,也能收割不少生命。

    但他常年联系射术的眼里,还看到了另外一个现象。

    这些常年呆在马背上的羌人,许多人都是罗圈腿!跑起来速度要慢几分,攀爬的时候,也很费劲的!

    夏育曾经给他讲过许多战略,最后总结的时候,都会加一句: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上的进攻时机,更要因地制宜!

    此地山道是斜斜向上,又并不是很宽敞。

    因此,华雄就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等他们冲进三十步以内,再射出弩箭。中箭的羌人,无论死不死都会哀嚎倒地,会绊倒或者阻碍后续羌人们的冲锋。

    而且,这个距离,对方为了不误伤而停止弓箭压制;己方的弩箭也可以洞穿木盾了,羌人们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再度结阵,而沦为靶子。

    说时迟,那时快。

    “击!”

    华雄猛然暴起一声怒呵,让弩兵们扣压下了悬刀。

    短而粗的弩箭,倾泻而出,在冲锋而来的羌人阵中,绽放了无数血红而又妖艳的花儿。

    射出弩箭的兵卒,立刻就侧身让出大盾的镂空,蹲下来上弦。另外一个弩兵立刻就凑过去,将弩箭矢镞瞄准。

    三段射的技法,让弩箭射击没有间隔,也让叛军们犹如大风席卷而过的秋天麦子。

    伏倒一片,哀嚎连绵。

    同样也激起了他们誓死如归,愈发悍勇而冲。

    这种前赴后继送死的勇气,就连作为敌人的华雄,都心中倾佩不已。

    然后呢,便拉开了弓弦。

    箭镞所指,是冲锋时不忘指挥族人的小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