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我在民国当校长最新章节!
“什么?袁大头竟然要和霓虹签订二十一条协议,这是在丧权辱国啊,不,他就是个卖国贼!”
远在大阪留学的李守常,把手里的《朝日新闻》狠狠摔在地上,上面说的正是袁大头正在与日本商定二十一条协议,据传双方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
早在之前,霓虹趁着欧洲忙于一战,擅自派兵到我华夏鲁省,抢占啤酒之城和胶济铁路,但狼子野心哪能满足于这些。
1915年1月18日霓虹驻华公使偷偷觐见袁大头,想要用“二十一条协议”来支持他废除民国、登基称帝。作为华夏地位最高的行政长官,袁大头一开始是拒绝的,但称帝二字像挥之不去的梦魇一样,时时刻刻在引诱着他,态度也在慢慢软化。
想称帝又不想卖国,自己胳膊腿又太细,打不过对方这该怎么办?袁大头灵机一动,虽然霓虹在华很厉害,可也不是你一家独大,私下把这协议泄露出去,其它列强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只要我虱子够多,虱子们就会自己打起来。
“渊泉,这真是岂有此理啊,你看看这条约,分明就是把这个国家给卖了出去,将来是要亡国灭种的啊,谁签这个协议谁就是千古罪人!”
李守常非常愤怒,忍不住拿起报纸,从条约中挑了几条拿出来念:“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嘭”一拳砸在桌子上,李守常痛心疾首道:“渊泉,如果我们真的把这协议签了,我们华夏不就成了他霓虹的奴隶了吗,哪有什么民族未来可言!”
陈渊泉叹了一口气,拿出杯子给李守常倒了一杯水,安慰他:“守常兄,你消消火,眼下协议尚且没有签订,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仍有挽回的余地。”
与李守常同为留霓虹学生总会文事委员会委员的他,一时间也没有别的办法,身处他乡仅凭一张报纸真的无法了解谈判进展到哪个环节了。
接过好友的茶,李守常本想拿起来喝,可杯子到了嘴边怎么也喝不下,越想越气,把报纸一扔,摊出一张纸提笔就写。
远在申城的程诺程校长,在拿回药让海月服用后,也算把穿越以来的琐事了结,开始着手学校的建设工作。
当他从报纸上得知二十一条协议时,程诺也是非常愤怒,当即就想提刀砍了这袁大头,可等他冷静下来时,他又放弃了,因为这是华夏民族意识觉醒的开始,百炼才成钢。
但程诺并不打算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准备到报纸上发表文章,与这个时代们的仁人志士们在思想上撞出火花,有一定名气的他在学校建成后招师招生都会容易很多。
这时许小姐走了进来,眼圈通红,拿着几页纸跑过来给程诺看:“你读读这篇《警告全国父老书》,这位作者写得非常好,如振聋发聩一般。”
程诺有些好奇,接过这篇文章开始细读,其中一段写得程诺也觉得非常好:
“我们华夏就像作茧自缚的春蚕,而列强好比是争食的恶虎。当前霓虹趁欧洲列强在西方互相作战的机会,企图吞并我们华夏,华夏是我们四万万国民的华夏,我们如果不甘心当亡国奴,那么任何强大的敌人,也不能在我们四万万人未死以前把我们的华夏吞掉。我们一定要举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我们锦绣的河山啊!”
读完许小姐推荐的文章,程诺也是佩服作者的思想和文笔远超常人,忍不住多读了几遍。
在拍手称快表示赞同的同时,他也想知道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翻到最后一页去看落款:留霓虹学生总会李守常。
好嘛,程诺他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怎么感觉莫名熟悉,就好像上辈子读过似的,原来真是前辈之一李守常写的啊,这就解释通了。
这篇文章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是李守常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外文报纸,加以整理,花费几天几夜才写下的文章,饱含那辈有志之士们的爱国之情。
如果是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把其中的霓虹替换成美利坚也依然受用,这封信的的油印原件仍保存在华夏革命博物馆,前世程诺去过不少次,所以对文章比较熟悉。
许小姐见程诺读完了,赶忙把程诺手中的复印件抢过去,满怀崇敬道:“你不知道,在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很愤怒,愤怒之后又很悲哀,只觉得我们华夏的未来一片黑暗,就在此时读到了这位霓虹留学的李先生的文章,当时就大受鼓舞。”
程诺看她越说越起劲,索性不接话,自顾自写着将要发表的文章。
说了半天觉得有点口渴,许小姐见没人理她,气得在程诺肩膀上掐了一下:“你说你也是从霓虹回来的,咋就没人家那种文采和情怀去做些什么?人和人还是有差别的啊。”
正在纸上挥写的程诺也不生气,笑着说:“我可没说比这位先生强,只不过我们俩在爱国认识上是一致的,且等我把这篇文章写完,你再做评判。”
说完,程诺也不再答话,开始奋笔疾书。
不服输的许小姐也在一旁观看,想看看这家伙肚子里到底有几分墨水,只是越看心里越激动,最后都快要贴到程诺身上了。
论华夏文明之启示:我们华夏之文明,乃世界民族丛林之独有,各大文明古国唯华夏之保存,何也?在与我炎黄民族自远古时期,血液里就包含了自强不息之精神,拼搏顽强……我们民族发展至今,遭受无数打击,每逢此时,我们的人民群众总是不服输,万众一心去拼搏,故文明得以延续……如今我华夏生死存亡之际,倘若四万万同胞同心戮力,定能破除万难,不在其他,只因我们是华夏民族!
程诺这篇《论华夏文明之启示》很快在《申报》上全文刊登,传遍整个华夏大地,仁人志士们读到这篇文章无不对华夏未来充满信心,对二十一条的抗议也更加剧烈,一时间程诺二字开始让更多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