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左明天下最新章节!
张九言哪里会害怕他的威胁,只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继续赶路。
这个世界上脾气大的人分三种,一种是处处老子最大,光说不练。一种是外面窝嚷家里横,还有一种是真的有实力。
而那狗主人张九言本以为他是第一种,因为在前世,这种人张九言见得多了。
但是不想这个狗主人却是第三种人,他是真的有实力,而且实力远远不是张九言可以惹得起的。
很快,那狗主人带着一伙人去而复返,并且很快就把张九言给追上来,“臭小子,别跑。”
张九言听见后面动静,回头一看,见刚才那狗主人这时候竟然带着十几个年轻汉子追了过来,张九言心道不好,拔腿就跑。
张九言知道这伙人不好惹,被他们抓住了,非得把命交代了,
要知道这年代可不比后世,后世处处有王法管着,这年代,那是无法无天的,只要稍稍有点路子,打死人都不叫事。
两个三个,张九言还能扛得住,这一群人,张九言不跑还能干啥,有道是大丈夫能伸能屈,张九言没死脑筋。
“小子,你赶跑,你给老子站住。”
“快站住,还敢跑,老子扒了你的皮。”
狗主人一群人在后面边追边跑,不过因为张九言脚下功夫实在了得,没几下功夫,就和他们拉开了距离,很快也甩脱了他们,跑了。
狗主人愤愤不平,骂道:“小子,别让我知道你是谁,知道了,不把你弄死,老子我不叫艾忠。”
躲过了狗主人的追赶,张九言以手撑脚,不停的喘着粗气,脸通红的厉害。
而这时候张九言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了一则记忆,那就是自己张家村的张小宝,和自己一般大,在几年前不知为何,惹怒了一个县衙捕快的侄子,最后被那人叫了人,活活打死。
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刚才尽管张九言没有和这群人当面,但张九言凭着感觉,知道这些人自己惹不起,如果被他们追上来,自己一定也会被他们活活打死。
这年代,拳头就是一切,张九言对这句话又有了一层认识,真是至理名言啊。
午时许,也就是上午十一点左右,张九言才是到了县城城门口,到了这里,张九言离姐姐家就不远了。
没错,他姐姐家是住在城池里面的。
这换后世的话说,那就是张九言姐姐嫁给了城里人,现在她也是城里人了。
而张九言一家是乡下人,被许多城里人看不起,在古代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张九言一见已经有人在排队进城,张九言就跟着排在了后面。
古代的城池那可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得检查。
明朝初年,但凡进城者,不论身份是什么,都需要验看,官员有官身告书,官员们的下人,吏员,他们有牙牌,上面都记载了他们的身份信息。
至于老百姓,自然没有这些高级货,但是要进城,还是得出具路引,也就是类似以后世村委会街道办开具的证明,证明你是哪里哪里人,要办什么事。
有了这个路引,百姓才能走动和进城。
如果没有路引,可直接逮捕,甚至以逮人逃犯论处,被人打死,或者被人杀良冒功,都是常事。
不过现在大明王朝两百多年下来,官场烂了,规章制度自然也跟着烂了,因为百姓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有商人走南闯北,有村民进城办事走亲戚什么的,还有许多的军户和百姓逃亡,路引这个制度越来越难以实施,后来索性就废了。
取而代之的是进城的人头钱,有一个算一个,想要进城,每人需缴纳一文钱的进城费。
若是大一点繁华一点的大城池,可能需要两文或三文钱。
你可不要小看了这笔钱,这是不进入朝廷税收的,收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积少成多,那早已经变成了地方官员的一笔重要收入来源。
前面大概有十几个人在一一等着,不过大多和张九言一样,探亲访友的多,毕竟这时候已经不早了,进城做小买卖的早就进去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张九言也是有机会细细打量这座米脂古城。
这座古城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兴建于北宋初年,先是一个村,后来发展成一个寨,最后北宋朝廷干脆在这里以寨为基础,建城,这便是上城。
不过因为上城狭小,街巷不宽,难行,所以大明成化年间再度扩建,顺着山坡,以十字街为中心,修建了下城。
城墙高九米,城上还建有高达十八米的角楼,另建有瓮城城楼,钟鼓楼,城内占地面积达二点四平方公里。
城开三门,东面拱极门,南面化中门,北面柔远门,西面没有城门。
里面以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为主要街道,围绕这四条大街,又有儒学巷,石坡巷,寺口巷,宝山巷等十三条小巷,
这些设计形成了犹如凤凰展翅的“两山围三水,四街串古韵”的美妙布局,真真令人惊叹设计之鬼斧神工。
而这米脂城的兴建,最初北宋朝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当年西夏的进攻和扩张,所以米脂当年是一个实打实的军事重镇。
不过如今千年时间过去了,米脂城的军事属性早已经弱化,变得和寻常城池一般无二了。
这是张九言第一次见识古代的城墙,之前不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张九言都是没有见过,
记忆里面也只是有身体本尊的一点对城墙的记忆而已。
不过记忆哪里有实物来的真实,张九言此时被这古朴巍峨的城墙震撼了。
震撼过后,张九言感慨道:“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米脂县城,若是换作那杭州扬州,甚至是南{京,北{京,那岂不是更加难以想象。
在感慨中,轮到张九言进城了。
看守城门的有两个人,他们身上穿着的不是大明官军的鸳鸯战袄,而是头上戴着一顶毡帽,一身青色,腰上系着一根红绳腰带,腰带上面悬挂着证明自己身份的腰牌。
ps:新书期间,求大家多多支持,写书不容易,请大家投上宝贵的一票,也收藏一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