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玉成于汝最新章节!
也是造化不由人,上巳节方过三五日,大越最具盛名的书院——
寒山书院的风气就被一阵上风吹的很是动荡。
寒山书院建在锦州,书院的名字取自一句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而锦州呢,位于京尧以南,位置紧靠江南,却未至江南,因而寒山书院里,有相当多一部分的学子,来自于江南。
虽说江南多才子,但对于所有大越才子而言,若是能得以进入寒山书院念书,那是一辈子都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按理说,寒山书院最初不过是由一个官场失意的进士所创办的,如何使得这么多才子趋之若鹜?
寒山书院的盛名,还偏偏就成于这个个官场失意的进士,秦阳舒。
在大越,单说秦阳舒这个名字,不一定有人知道,但若是提到赛师仙三个字,那恐怕天下举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寒山书院成立于前朝,这个秦阳舒,是前朝最后一批进士,名次还不低,是前朝最后一任皇帝亲封的探花郎,不必说,自是才华横溢。
据说相比于当年的状元郎,判官之一的帝师反倒觉得秦阳舒更能担任才名,还跟皇帝争论了许久。
最后被摄政的前朝长公主一句“秦阳舒风神朗逸,颜色惑人,若是将秦阳舒选为状元,那谁又担得起探花郎之名”给敲定了名次。
这年,秦阳舒二十岁。
这传闻里头真真假假倒不知,只晓得,若是有十个关于秦阳舒的野史,九个都会将他跟前朝长公主杜撰在一起。
还有人说是前朝长公主蛮横,曾当朝让秦阳舒休了发妻,去做长公主的裙下之臣,这才使得秦阳舒放弃官途,转而开立寒山书院,独自证道。
此时的秦阳舒,也不过二十二岁而已。
有这样传闻不堪的朝廷,自是很难统治长久,秦阳舒辞官不到二十年,天下就陷入了诸侯相争,讨打前朝无道的局面。
大越太宗皇帝则顺应民心,揭竿而起,一力收复破碎之地,却被前朝打上反贼之名。
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越太宗立了国,也逃不过一个‘暴戾’的名声。
这个时候,年已过四十岁的秦阳舒挺身而出,写下了《太扬赋》,并于赋中极尽批判前朝的种种罪过:
随意斩杀大臣,掠夺民女,朝令夕改,苛捐杂税只为朝廷享乐等等。
赋中又云,皇帝者,承天子之命,合该顺应天道。天道也,无为之而有为也,天子无道,则天命者可替天收回此道,方定乾坤。
当然,光只做太扬赋一篇,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秦阳舒又放出话来,要与天下辩之。
可想而知,这就给那些有火没处发的学子开了个口子,据说那场辩论整整持续了一个月,除去睡觉吃饭,秦阳舒都在与学子辩论。
那场辩论自然是秦阳舒一直占上风,他也因此一辩成名,令不少具有号召力的才子信服。
待到太宗皇帝攻破前朝都城之时,秦阳舒就代表天下文人,为太宗皇帝献上了孔圣人的画像。
按理说,单这一项成绩,秦阳舒就能在朝中博一个超然的地位,但秦阳舒若是如此,又哪里会有‘赛诗仙’的美名。
秦阳舒拒绝了太宗皇帝的挽留,回到了书院之中,继续做他的教书先生,时不时写一些诗文,由书院的学子传颂,逐渐流传于世。
太宗皇帝承了秦阳舒的情,也因此赐下一座御宅和天下第一学府的牌匾。
秦阳舒却规定秦家三代不许入朝为官,并将此作为家训,写入宗庙。
既防止秦家号召力太强,引来皇家的猜忌,也为秦家博来了更多发展前途。
在当时的太宗皇帝看来,三代之后,秦家后代也不过是一群蒙头小子,朝廷核心班子也都稳固成型了。
哪怕秦家这时入朝为官,那些更早从寒山书院出去的进士,也不一定愿意为这些小孩所驱使。
最多不过是看在寒山书院的面子上,不为难秦家后人罢了。
这也就导致了,虽然秦家最初三代都未有人入朝为官,却有很多官员愿意将自己女儿嫁给秦家儿郎。
在大越,秦家,俨然已经成了最为清贵的人家之一。
到如今长恩年间,皇帝已换了三朝,秦家也早已经到了第五代人了,这也是因着秦家人大多都不长寿的缘故,细细算来,如今不过才立国一百五十多年而已。
秦家一直在努力淡化自己在学子之间的影响力,只是二圣却好似忽然想起了秦家,要给秦家体面一般,还特意派人在上巳节宣了旨意来,说要在秦家为刚满三岁的小太孙选一个伴读。
传旨内侍并没有刻意避着人,进了书院就直接奔着历任院长专属的天然居去的。
寒山书院中,每天都有不少学子,排着队请教院长学问,如今的院长是秦家长房,第四代嫡长子秦元清。
秦元清的学问自然是没话说,便由宗内选定,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书院院长一名,他如今年岁已至三十二,却并未考取功名。
这也是秦家的规矩,历任书院院长不事科举。
这些排队等着秦元清解疑答惑的学子们,自然看到了高举着圣旨,一路有小内侍开路的传旨黄门李户。
李户挺胸阔步走进天然居的内室,眼神锐利的扫过屋内陈设,他脸上涂了粉,眼尾一点红,声音有些尖锐的在室内响起。
“秦院长?”
秦元清闻言看向李户,这才看到了这些明显从宫廷里头出来的内侍们。
秦元清不知发生了什么,却只先沉稳的放了笔,拂袖站了起来,从桌前绕到李户正面,拱了拱手:“不知大人是……”
李户微微弯腰,露了一丝笑意:“秦大人,二圣有旨,您快接旨吧。”
秦元清没有迟疑,赶紧跪下,在屋里头待着的学子也都随着跪下了。
李户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皇长孙年岁已至开蒙,朕思虑日久,听闻秦家儿郎个个才智过人,遂特指,选一人为皇长孙伴读,钦此!”
屋里头的人听到旨意各有想法。
并不是所有来寒山书院念书的学子对寒窗苦读心甘情愿,给太孙做伴读,在这些人耳朵里,听起来就是一件颇有荣光的事。
但这些人却没想到的是,秦元清听完了圣旨,竟是下意识的问传李户道:“敢问这位大人,两位圣上可说了必须得如此吗?”
李户闻言一愣,但很快恢复了表情:“秦大人,二圣降旨,乃是赐恩。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咱们啊,还是知足的好。”
这背后的含义太深,哪怕秦元清是个憨的,他也不敢在此时拒绝,更何况他并不憨。
秦元清只得低头跪拜,两手恭敬的抬过头顶:“草民,遵旨。”
李户这才露出了一丝孺子可教的笑意。传完了旨,李户却并没急着走,反而慢吞吞的道:“秦大人可还有什么要问?”
秦元清有些不解,正要说话,一直跟着他的书童忍冬就一脸恭敬的笑着打断了秦元清。
“这位大人,我家老爷啊,整来只知做学问,都没有接触过什么人,若是得罪了大人,我就替我们家老爷赔个不是,对了,大人不若去秦府用过宴再走?”
李户看了一眼秦元清,眼底闪过探究,这才看向说话的忍冬,虽说平日里这等子下人是没资格跟他说话的,但他也不是不分好歹的人。
二圣这是要抬举秦家呢,他做什么给自己找事?
“秦大人自然也不是故意的,倒是你个小书童,瞧着就是个贴心的模样,奴才经常听圣人说,秦府家风甚是清明,连下人都会作诗,倒是有心想去拜访一下。”
秦元清这才看出李户的意思,歉意的对李户一笑,这才扭头对学生道:“你们先回去好好写上几篇赋,回头让你们先生交给我。”
学生朝秦元清行过礼后,就三五结群的走了。
安排妥善了后,秦元清对李户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大人莫要嫌草民木讷,实在是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草民都快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说罢,秦元清大大方方一笑。
李户理了理自己衣服,扶正了自己头上的帽子,这才回道。
“秦大人叫奴才大人可真是折煞奴才了,若是传到二圣耳朵里头,岂不是要治奴才一个僭越之罪,以后大人还是叫我小李子吧。”
李户这话说出来不过是客套,小李子也不是谁都能叫的,宫里的贵人都不敢随意这样叫李户,这样叫他的,宫里不会超过五人。
秦元清若是叫了,那岂不是将自己放在与皇家等同的位置上了?
那才是惹人猜忌和僭越。
秦元清笑了笑:“李公公太客气了。”
李户点了点头,对秦元清的态度满意了起来。
再说此时秦府里的情形,正如前头所说,秦府是太宗皇帝御赐的府宅,占地足足有三百亩。
秦阳舒刚设立寒山书院时,并没有多少钱,所以最开始寒山书院不过只有如今云霞山山脚下的一丁点大。
后来寒山书院靠着富家子弟的捐赠和皇帝的赏赐,才逐渐扩大到了几百亩的面积,到如今,足足囊括了两个云霞山的山头。
可以说,如今的寒山书院,那是真真立在山上的书院了,可不就是寒山嘛。
秦家跟书院只隔了两条长街,坐马车不过一刻钟就到地方。
秦元清的夫人陈崚枝是个典型的官宦小姐,博览群书,甚会治家。
就连秦元清身边的书童忍冬,也是陈夫人一手调教起来的,为的就是能够帮秦元清在外头应付场面。
就比如,方才李户一进院子,忍冬就已经给下人递了眼神,那下人趁大家都没注意,就溜出了书院,跑到秦府给陈夫人传了话,不然他一个下人,哪敢贸然请人去秦府。
陈夫人本来在阁楼上绣花,闻言赶紧唤来了府中的大管家,嘱咐他按着最尊贵客人的水准着手安排。
秦府管家已经五十多岁了,差不多做了有半辈子的管家,该怎么做那是再清楚不过的。
这不,还没一刻钟,府里头上上下下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府中的确是规矩了起来,但府中为着不铺张浪费,本就没安排多少人手照顾主子。
这一下子,照顾府中少爷小姐的人手就明显不够了起来,所幸秦府治家一向严苛,一时人手短缺,也不至于出什么大错。
府中上下都在忙忙碌碌,宣旨的事等,没多长时间就传遍了府里上下,因着秦府老太爷,也就是秦元清他爹没开口分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处。
除了秦元清这个大房,其他几房孩子岁数可行的,也都开始给孩子打扮了起来。
大房里头也紧着给大少爷秦崇开始打扮。
府中上下,唯有一间书室,好似被遗忘在了尘世以外。
这间书室,从门窗,书架,到地板,都用的是梨花木打造的,让工匠刷上了显得质朴的漆,反而让书室显得更为厚重。
书室正中央放着个香炉,里头的香经过焚烧,散发着氤氲香气,顺着临湖开的窗,一溜烟的窜出去,又很快的消散在湖风中。
紧挨着窗子的榻上,坐着一个看起来不过四五岁稚龄的男童,他一只小手中握着个已经染上了年月痕迹的竹简,面前对着个茶桌。
男童五官生的精巧,穿着锦衣做成的棉袄,裸露在外的肌肤却无一处不透着白嫩,偏偏男童一直端着个脸,显得既乖巧又好笑。
他一边看竹简,一边轻声念道:“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
这时,一个瞧起来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男童走到了他身边,伸手关上了他旁边的窗子,道。
“五公子,现在才不过三月十几,风吹着还冷呢,何况咱们这书室又挨着湖,你可不要吹病了。”
秦元清拢共有两个嫡子,一个叫秦崇,如今已经十岁了,也就是府里的大公子。
另一个就是秦岫,因着秦府不分家,所以排行第四,虚岁约莫五岁,但因着秦元清老爹,也就是府里的老太爷,年岁渐长后,不喜欢‘四’这个字,秦岫就变成了五公子。
陈夫人给两个小子都立了书童,一个叫初明,一个叫仲明,秦岫的书童,自然就叫仲明。
秦岫抿了抿唇,懒得理会仲明,只继续念道:“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
念完这句,秦岫就不再说话,只拿一双眼珠子盯着仲明。
仲明见他久不说话,又板着脸盯着自己,试探着指了指自己:“五公子,你莫不是要我答?”
秦岫点头。
仲明登时露出了苦不堪言的表情,自从秦岫迷上了模仿府里老太公后,就整天一副话少,又难以捉摸的样子,可难伺候了。
但他也没办法,毕竟是小主子嘛,只能道:“五公子啊,你实在是太聪明了,四书里头就只有礼记了,我脑子笨,刚刚读完诗经和半本周易而已,实在答不了。”
秦岫看了他半晌,拿竹简敲了敲自己面前的茶桌。
仲明又自己猜道:“五公子是让我坐吗?”
秦岫又点头,这次倒是说话了:“把你的课业拿过来,我来教你。”
仲明不可思议的看向秦岫:“五公子,你是认真的?咱们府里头有先生啊,你教我像什么样子。”
秦岫不悦的瞪了他一眼:“你这个学习进程,被父亲发现了,岂不是要给我换个更讨厌的书童?”
仲明本来有些感动于秦岫的话,还觉得五公子果然还是喜欢自己来着。
然而听到秦岫接下来的话,这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登时有些感伤。
“原来公子讨厌我啊。”
仲明今年也有十岁了,作势欲哭,用袖子捂住了脸。
秦岫歪头看了他一会儿,似乎是在确认他是不是真哭,他先头被仲明骗了许多回,这次有一点迟疑,唯恐又是仲明骗自己。
但是秦岫观察了许久,看仲明怎么也不抬头,只得故作大人的叹了一口气:“好吧,你不怎么讨厌。”
仲明听到这话,咧着嘴抬起了头:“五公子真好!”
秦岫就知道自己又被仲明骗了,暗道他还是那样讨厌,而后拿竹简挡住了自己的脸,继续开始念书。
“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