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周易最新章节!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古时有人将一百只虫子放在一个瓮里,然后封住口,埋在地下,几年之后再取出,取出之后,那瓮里的一百只虫,肯定只有一只虫生存下来。因为其他的虫在互相争斗中,被强者所吞食,最后只剩下这个强者。也就是“蛊”。蛊是一种象征。它象征一个社会或某一种局面,在度过一个非常平稳、和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看起来是无事,实际上有事。所以这蛊也是有事的意思。
蛊指有事的意思,这里是指弊端。元亨是指开始就亨通。这里有积累起来的弊端,本来是被阻塞,为什么是通呢?这就是说“蛊”本身是双重意思。指这件事已经有了弊端,那就必须将它疏通。“利涉大川”,就是说这件事也并不容易,要想拨乱反正,可积重难返。要想改革,有些人是既得利益者,还有些人是不理解的,他们都成为了阻力。所以必须“涉大川”,要突过艰难险阻,这样反而有利。“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就是具体讲到个人了,也就是说你做这个事要怎么做,从什么地方下手。这个甲是指“甲子”,这并不是现在有些人办事要看什么日子,当时实际上还是从气象、从天时的运转来看这个办事的时间的,看哪个时间较为有利,这是农耕时代对时令节气的占卜,并不迷信。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就是说要达到天下大治,如果不及时把那久已积淀的弊端进行疏通治理,不改革的话,这个天下会大乱;如果及时解决了,就会走向新的大治。“终则有始,天行也。”这一句说得很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这正是说明蛊有终则有始。进一步又从这个角度讲那个蛊,就是前面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再重新开始了。这是天的意志,所以有人出来拨乱反正,是顺应天命,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潮流的。
“君子以振民育德。”振是振兴,就是唤醒民众,使大家觉醒,使他们明白平安快过去了,有事发生了,这样提醒大家,然后培养大家的德,用德来治理那些积累的弊端,这也就是说,以德治理天下。虽没有提到法治,但这里也有法,只是要以德治为主。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爻辞解析
初六,是阴爻居阳位。“干父之蛊”就是“干蛊”,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指治理这件事,解决这件事。“干”就是解决、治理的意思。“有子,考无咎”,就是有儿子来治理,“考”是指已经去世的父亲。也就是比喻前任已下任了。“考无咎”,就是现任者不计较前任的过错,不否定前几任的功劳。厉终吉。厉,是指这件事很急迫。为什么无咎还很急迫呢?因为前任是没有责任的,而现任时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如及时处理,还会得到吉祥的。“干父之蛊,意承考也。”这是继承的意思,不是推翻,只不过把前面的弊端治理一下,也就是调整、整顿。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爻辞解析
“干母之蛊”是指家事了,国事也离不开家事,家事也离不开国事。“不可贞”,是指方法不一样。对治理家庭一是不能太讲原则,再一个也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讲“干母之蛊,得中道也”。“得中道”,也是得刚柔的“中”,这还是指要柔一点、平和一点。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爻辞解析
这里又讲“干父之蛊”,还是国事大,还是国事难理,所以再一次讲到“干父之蛊”。九三是阳居阳位,因为过刚,虽然正,但不中,所以有点过,也就“小有晦”,但毕竟是阳刚之正,所以无大咎。这其中的分寸,就在爻位正而不中之间。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爻辞解析
“裕”和“干”都要与“蛊”联系起来,是“裕蛊”,不是讲“裕父”。这个裕是指宽容,六四太过柔了,是阴居柔位。过于柔,所以就很宽容。毕竟整顿、改革有阻力,如果太柔了也行不通。“往见吝”,往,以往。如果过于迁就,对于以往的积弊的改革不敢加大力度,就会半途而废,所以讲太过宽大是不行的。这就告诉继承者要彻底、要坚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还是要讲中庸、中正。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爻辞解析
这里又是“干父之蛊”。“用誉”,就是依然沿用父辈的信誉、名义。不能将前辈的招牌砸了,也就是德,就是“誉”。什么誉?信誉,声望,乃至对后世的影响,这个必须继承,即“承以德”。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爻辞解析
“不事王侯”,“事”就是蛊,蛊就是“事”,即“不蛊王侯”。当然这蛊又变了,也就是说功成了,又该身退了。这就是淡薄于外,上爻到了外卦的最后一爻了,所以就是淡薄于外了。就是给我封王侯,都不干了。这个意思表面上好像是功成身退了,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意思还是讲,你现在要接受以前的教训了,因为马上又是新一轮的前甲三日又要结束了,后甲三日又要来了,马上又要到甲的位置了。
“高尚其事”,就是讲现在要做,就要比以前做得高明些,并要高度的警惕,这样事就会做得更好,不会重复以前的积弊。
“志可则也”,则,就是效仿,实际上这个地方是指接受教训。“不事王侯”,并不是表面讲的不做王侯,而是讲要接受教训,是讲“我”做了王侯,“我”不像以前那样,刚刚治理好,又出现了新的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