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六十九章


    因着已经有了一首完成的『逍遥叹』,男歌手便先和乐队进行排练,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合奏何老给的曲调让温向平听。
    钢琴吉他小提琴这些,温知秋都是能玩几下的,温向平却从来没接触过这些。
    因此面对着一屋子的各式乐器,虽然忍不住有些手痒,温向平还是按捺住,只打着新手学习的名义跟着乐队里人学了半月一月的,然后就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虽然不敌正儿八经的音乐家,成曲成调总是没问题的。
    还叫乐队的人夸了温向平几句天才。
    有了名正言顺的技能,温向平就能在乐队合奏完曲谱后,自己又拨拉着吉他弹着钢琴再研究一阵,甚至干脆买了把吉他回家自己弹,捕获灵感。
    毕竟乐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候在他身边奏曲给他听,到底自己来要方便些。
    不得不说,这年头乐器还不是随随便便就学的起的东西,温向平手上这把吉他冠了个“红棉”
    的名头,就要价到了一百块钱。
    好在用料讲究,音色也还算不错,倒也挺值当。
    何老谱的曲或许是考虑到了整本上部情节基调的原因,调子和曲风比『此生不换』都要更大气更冷硬,呼应了上部中善恶情义的取舍,英雄的血性和仁心,个人情感反而被弱化。
    所以说何老是国内响当当的人物,只听着曲调就能体会到这么多的情感。
    温向平由衷的佩服。
    既如此……
    温向平坐在书桌前抱着吉他拨弄着弦,随调哼唱,桌边一根笔一张纸,便于一瞬间福至心灵,删减写改。
    如此过了大约半月有余,一首完整的歌曲就被放在了许城阳的桌面。
    “『杀破狼』?”
    许城阳饶有兴趣的念着这个歌名,眼睛扫过歌词的同时又问道,
    “请何老看过了?”
    温向平颔首,
    “是,改了几处字词。”
    许城阳哈哈一笑,
    “既然向平完成的比预计的早,我们也能放的早些,正好接『此生不换』的档,四月底刊龙屏舍身跳熔炉祭剑时正正应景,一直到六月中旬刊登下部,跟着『逍遥叹』一起,何愁《蜀山》会失了热度!”
    时间和排版的事情许城阳和罗家和考虑的都十分周到恰当,只录着『此生不换』的磁盘终于在四月、六月分别迎来了新的伙伴,甚至还有三首歌的合集。
    三首歌,作曲,有鼎鼎大名的何老出手,自是不同凡响;填词,有温知秋这个鬼才亲笔,也是卓尔不群。
    尤其是一首接一首,正好在一首听腻之时接档新曲,不仅贴切小说情节进程,更是在不同的层面持续为《蜀山》的名声添炉加火。
    而《蜀山》本身玄幻仙侠、不落窠臼的情节和超脱爱恨纠葛的生死大义,加上出众的文笔,悬念伏笔的巧妙应用,抗住了烈火烹油下四面八方的高期待、高要求。
    《蜀山》不仅仅在沽市,就是在京市、新周刊发行的晋秦直等省都声名大噪。
    谁若是没看过,都要被说一声跟不上时代,哪怕烫着最时髦的及肩卷发,穿着长筒喇叭裤和黑皮鞋。
    相比新周刊的花团锦簇,春风得意,红星杂志就没这么美妙的心情了。
    尤其是杨主编杨贺,堪称恼怒至极。
    这两三年来,周围一个个杂志都在进步,红星这几年却没有什么进益,相比之下自然是在走下坡路。
    而杨贺曾满怀信心的“小某某”
    计划虽然让红星红火了一阵,却并没有持续多久,更不用提像《大惠山》一样引起热潮,大肆增加销售量。
    反而是罗温二人跳槽去的新周刊蒸蒸日上,如今就连沽市关注也能和红星平分秋色,杨贺怎能不恼火。
    而销声匿迹两年的温知秋又在这个当口复出,第一篇作品就引发大爆,而这篇作品居然是曾经被他驳回去的《蜀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