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读史

刀一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匹夫仗剑大河东去最新章节!

    夜,周府。

    现在周家正式搬入新宅子,因为有了前后两进,所以女眷们就住进了第二进,周蔡氏住主卧,周子和也有了自己独立的卧室兼书房,而陆春生的浑家陆袁氏则陪着住进后院的西厢房。

    周昂则独自占据前院的四间正房。

    西头两间是个大卧室,这是留足了给未来妻子的空间的,中间一间是整个周家的客厅,而东头的一间,则作为周昂的独立书房存在。

    与此同时,陆家爷俩住在这一进院子配的西厢房里。

    讲道理,周家现在的人口,在整个归德坊绝大部分类似住宅的家庭里而言,是相对比较少的——正常来说,主人家一般都是三代人,约莫十口左右,仆役约莫五六个,才正好能撑起这样一个二进的宅院。

    像现在周家这样住法,不独主人家住的奢侈,连仆役也住的相当奢侈了。

    此刻已是夜晚,书房里掌着灯。

    周昂正在伏案阅读。

    上次从前任宰相吕端那里借来了《汉书》的前十卷,但打从书被放到家里那时候起,他就几乎是一刻不得闲,先是全力去查王果案,随后就是搬家,直到现在,这两件事情都已经了结,他才终于可以安生地坐下来,读一读书了。

    《汉书》共一百二十卷,按每一本的厚度来看,周昂估计每一卷都应该在万字以上,也就是说,整本书的文本,应该稳稳在一百二十万字以上。

    绝对称得上是卷帙浩繁。

    周昂借来的前十卷,全部都是“纪”,这里面除了在《汉书》记载的二百零四年汉朝一统天下期间,汉朝所有九位皇帝的个人传记之外,在最开头的第一卷,还有三位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当过皇帝的“皇帝”的传记合集。

    他们都是大汉立国定鼎之后,向上追封三代,“封”出来的皇帝。

    大汉王朝发迹于乱世之中,在此之前,是长达三百余年的混战不休,能有后来的一朝定鼎,显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绝非一代之功。

    甚至于,认真读罢开头两卷,周昂觉得,那三位被合并到一起做纪的追封皇帝,固然不如汉太祖立号开国那么煊赫威武,但要真的说起能力和成就,倒是未必就不如自己的这位儿孙——所谓煌煌大汉屹立至今九百年功业,正是这三位乱世枭雄,前后相继数十年,给奠的基。

    这三位汉太祖立国之前的汉朝“皇帝”,分别被封为汉高祖、汉宣祖和汉明祖,姑且称呼他们为“三祖”。

    汉高祖起于垅亩,据说出生时有诸多祥瑞,但其实他这辈子前面二十多年都是窝在老家种地,用《汉书》上吹嘘的话来说就是“蓄志”。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以进入当时的县级官府做了一员小吏,从此开始如鱼得水,其后的三十年间,他竟从一员小吏,累次超迁,到临死之前,已经是先后转任三地,担任当时“后魏”王朝的郡守,是正经的二千石大员了。

    可以说,这算是整个汉朝诞生的最初的基础。

    在他之后,汉宣祖和汉明祖也都是相继奋进,几乎每一代都会往上拔高很多。尤其是从汉宣祖开始,看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借由“后魏”和“后秦”之间的朝代更迭,不但身登相位,也开始执掌一部分军权了。

    等到汉明祖,已经是很明显的发迹了。

    虽未称帝,但在他的人生后期,其实已经“秉国”。

    当时的后秦王朝,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下了,而且据记载,他秉国期间励精图治,将当时的后秦打造成了当时天下四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并且在他的生命最后阶段,他的儿子,也即后来的汉太祖已经率领后秦的军队,兼并了四国之中的另外一个,可以说,天下一统的机会,已经出现了。

    然后,太祖立汉,二十年间平定天下,乃有了大汉一统。

    前后两卷,不知道具体多少字,粗略估计应该已经超过三万字,记载了四位皇帝的生平和崛起之路,单纯看这些,周昂并不至于有什么太多的兴奋,但是,或许是从一开始他就是带着疑问、带着寻找的目光去读书的,所以,就在这貌似只是夸功的四位皇帝的崛起之路里,他很快就找到了许多自己要找的东西。

    比如《汉书》记载,汉宣祖“幼好读书”,“尤喜《山海志》”,“年十七,入定山观修持,三年乃还”,“成远,字伯道,前明州郡守成洵子也,宣祖挚友,同学于定山观,善捕狐”,“宣祖既为相,乃引成远为太卜,司鬼神事”。

    再比如,“秦恭帝四年,明祖继为相,白服入神庙,出,大喜,议立太祝寺,以贺平为太祝。”、“五年,春三月,迁贺平为右卜,以成远为太祝,兼太卜事。”

    用周昂自己的话,把这些散落在四位皇帝的传记里的话翻译过来,它们大概就是——

    等到汉宣帝那个时候,家里已经是两千石之家了,所以汉宣帝从小就有机会读书,而且是涉猎范围更广的读书。

    他喜欢看一本叫《山海志》的书,十七岁的时候就跑到定山观去修持,有个叫成远的哥们,也是大官的儿子,这人善于捉狐,后来宣祖做了后秦朝的宰相,就让成远做了太卜,负责执掌国家在鬼神方面的事物。

    等到明祖上台,又是担任宰相,家族对整个秦国的掌控渐渐根深蒂固,但这个时候,明祖一上台,先就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去到一个叫“神庙”的地方,或者是一座庙,不知道去做了什么,出来之后很高兴,随后就设立了太祝寺。

    而在那一时期,显然太祝寺和太卜这个官职,是并行的,太卜并未裁撤,甚至于,这里面可能还发生过一点内部的争斗,最终老牌大神成远胜出,担任了新成立的太祝寺的最高长官,太祝,而贺平则成为右卜。

    …………

    所以……《山海志》是什么书?为什么我从来都没听过?它会不会是吕端所说,出现在开史家先河的《秦书》之前的那些“先秦”的众多笔记中的一本?它记载了什么?应该是记载了很多玄异的神神怪怪的事情?

    太祝寺的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后秦时期,出现在汉明祖手上吗?在此之前,朝廷掌控中的官方修行者的最高官员,叫太卜?

    而汉宣祖当初刚一上位担任宰相,第一件事就是任命自己的好友成远担任太卜,这是不是说明在当时,太卜这个“与鬼神沟通”的职位,相当重要?是稳固汉宣祖当时相位的重要助力?

    而那位太卜,后来兼任太祝的成远,所谓“善捕狐”,说的应该不是他善于带着猎狗出去狩猎抓狐狸吧?应该说的是捉狐妖?

    各方面相印证,他似乎可以确定是个修行者?

    还有,神庙到底是一座庙,还是别的什么机构的名字?

    …………

    很多收获,以及很多疑惑。

    粗粗读完前两卷,周昂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研墨,把自己读到的疑惑之处,以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形式记载下来,准备等到前十卷读完,再系统地梳理一下,等到还书的时候,就可以拿去请教一下吕端。

    当然,只读一遍是不行的。

    粗粗读来一遍,以周昂现在官方修行者的身份来看,会觉得隐藏在正常史书记载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很是值得玩味一番。

    所以,等将来通读完全书,尤其是把目录上的那些志、表、列传都读完之后,应该掉回头来,再跟这些皇帝的“纪”相结合,再读一遍。

    到时候想必会有更多的收获。

    尤其是,目前周昂对“成远”这个人物,很感兴趣,只是不知道他这个活跃在前秦时期的人物,还会不会出现在《汉书》的列传里。

    因为到了《汉太祖纪》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看不到他的存在痕迹了。

    …………

    收拾下心情,周昂继续伏案,接着再读第三篇,《汉文帝纪》。

    这一篇似乎较平淡,字数少,事情少,很多东西都是按部就班而已,按照周昂的理解,应该是汉高祖在位期间,把一个开国皇帝该干的事儿都干完了,所以轮到了他的儿子登基,需要做的就只是“与民休息”,慢慢地恢复和发展经历了三百年天下动荡而失去的国力而已。

    读罢三篇,他下意识地揉揉眼睛,做了两遍眼保健操,回头看看自己记录的疑惑,正准备继续看下一篇,却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赶紧调头回去翻查,两边结合之后,再结合年份,粗粗算来,他赫然发现,除了最初的汉高祖之外,此后的汉宣祖、汉明祖和立国的汉太祖,这三位竟然都活到了八十多岁!

    要知道,九百年前的汉朝立国时期,或许并不比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太多,但肯定也先进不到哪里去!

    在这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背景之下,祖孙三代都活到八十多,实在是罕见。

    而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好像只活了不到六十岁,又显得有些奇怪了!

    ***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