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准备菜馆

敦敏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重生军嫂之哑女木英最新章节!

    第二百十四章. 准备菜馆

    “那快去吧,那边集市只卖一上午,晚了人家都回了。”丁阿姨忙道。

    耿正阳抬头看看天,现在毛九点,购置完东西再做饭,时间正好,“英子,我们走吧。”他喊着木英上车。

    木英却愣了下神,刚才她看着正阳下意识的动作,估摸时间只能看天,她答应着坐上车,该给正阳买块手表了,对,买块上海牌手表,这个好,听说走得可准了!

    “正阳,你什么时候回学校?”木英笑问。

    “今天晚上就得回学校,今天我是请假出来的。”正阳歉意道,“等我放假,我就回来。”

    “没关系,正阳,你课程要紧。”木英笑道,“那我们吃完午饭,去百货大楼吧,我要买样东西。”

    “行。”正阳朝她温柔看一眼,爽快应了。

    丁阿姨说的一大段路,车子开得快,不过五分钟,但靠腿走,也得半小时,甚至更久些。

    “买菜难道也在这地方,这么远?”耿正阳把车停到边上,不解道,“英子,如果菜场也在这里,那可麻烦了。”

    木英下车,“我们去看了再说。”

    这所谓的集市跟他们乡下地方也差不了多少,也是一块大空地上,随意支着摊子,都是百姓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卖,确实有不少卖菜的。

    正阳和木英转了圈,买了三床棉被,又买三张铺在炕上的草垫子,另外锅碗用具、炕帚、扫帚,零零碎碎各种东西,把汽车后座都给塞满了。

    “哎呀,还得买三个马桶,还有洗脸洗脚盆。”木英轻呼一声,“过日子,过日子,可真琐碎啊!”

    “当然了,小到一双筷子,都是必不可缺的。你再想想,还需要些啥,趁着我在,我们一趟买回去,省得你来来回回了。”正阳道。

    “我们还得买桌椅呢。”木英环视一圈,“那屋子里,我刚才看了,可以摆八张四方桌呢。那边有买桌椅的,我们去问问。”

    自家做的木工活,上了红漆,四方桌、长凳,每件都挺沉实,用得木料挺足,摊主人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一脸憨厚的笑容。

    “都是自家做的,料足着呢,榆木的,不变形,还有这漆,上了十道,是老漆,好着呢,摆在屋子里,可有面了。”大叔憨憨道。

    “大叔,那您这桌椅是怎么卖的,如果不上红漆,只上清漆,多少钱?”木英问道。

    “这桌子三十块一张,这长凳六块一张。”大叔比比手势,答道,“如果只上清漆,这桌子便宜五块,长凳便宜二块。”

    “大叔,你这价钱可贵啊,三十块钱,得一个月工资了。”木英弯着腰去看桌底下有没有缝隙。

    “这价钱可不贵,这桌子、椅子可不像一棵白菜,吃两顿就没了,这都能用好几十年呢,老实说,我这样做上一套,也得好些天工夫呢,木头下来,得晒,再等做好,刷这些老漆都得毛一个月呢,这里头的功夫可大呢,这价钱一点也不贵。这位小媳妇,你看,我手艺好着呢,包你用几十年,都不散缝儿。”

    木英直起腰,见正阳朝她点头,笑着说道:“这手工做得好!”

    “是吧,这位兵哥懂行,我家是祖传,三代都是木匠,做不好的东西不拿出来卖。”摊主儿笑道。

    “师傅,这样的桌椅我要八套呢,您再给低点儿呗。”木英嘻嘻笑道。

    “八套。”摊主惊了下。

    “哦,不对,不对,得九套,里头屋子还得放一套。”木英笑道,“一套上红漆,另外八套上清漆。”

    摊主搓了搓手,眼睛都亮了,大生意啊,拧眉想了下,咬牙道:“那我每张桌子再给便宜一块,凳子可不能便宜了。”

    正阳站在旁边,由着木英作主。

    “行,那桌子二十四块一张,凳子就四块。”木英点头。

    摊主急忙忙道,“上红漆的就是原价啊!”

    “知道。”木英拖长了调笑道。

    摊主憨笑着抓了抓脑袋,道:“上清漆的,得等等了,家里现在只有两套刚做完,还没上漆。”

    “行,做完几套,就给我送几套,你能送货上门吗?”木英往他后头看了看,有辆三轮车。

    “这没问题,我踩三轮,挺方便的。”

    “师傅,我们住学院南路芝麻胡同里,芝麻胡同你听说过吗?”

    “芝麻胡同,知道,知道,胡同口有位大姐给人理发的,就在这条路往东,对不对。”摊主儿笑道。

    “没错,我们家是新搬来的,一问便知。”木英数出五十四块钱,递了过去,“这是一套红漆桌椅的钱,等下,你帮我们把桌椅送过去。另外八套清漆的,等你送来再结钱,可以吗?”

    “没问题,等下收了摊,这套红漆的就先给您送去。”摊主爽快应了。

    “正阳,你看,这儿有好多卖炉子的。”

    跟卖桌椅的摊主儿说好后,木英随步往前走,却看到大大小小,摆着无数炉子摊,有用泥土夯起来的大土炉,还有铝铁皮围的小炉,或笨重或轻巧,各色不一。

    “北京不比我们乡下,哪有那么多柴可烧啊,这炉子买了,得用煤。”耿正阳停步,说道,“我看家里也得买炉子,你要开饭馆子的话,一个还不够,得买上两三个。”

    在家里、在牛家镇都用过炉子,但那主要是烧的木块,到了北京洋气了,竟还得用煤。

    “这个小兵哥,来看看我做的炉子,通气,不散热,火头烧得旺,好用。”炉子摊主热情招呼着。

    木英却停到了大土炉前,那摊主原本没出声,见两人过来,呵呵笑起来,“我这是给那些帮人烧宴席的人准备的,炒大锅菜,大铁锅。”干瘦摊主伸出一双蒲扇大手比划着,“都是我自已夯的,结实着,这种炉子用煤多,但火头持久,装上一炉子,差不多能烧一天。不用了,这样封上就行。”他蹲下身演示着炉口的一块滑动铁皮。

    木英把手上拿的东西递给正阳,上前两手抓着炉子耳想拎起来,手臂使劲,腰挺了两下,根本没能提起来。

    摊主哈哈笑起来,“你个小媳妇,这你可提不动,得两人用扁担抬。”

    唉,可惜了,原本想买一个的,可哪能一天到晚喊着别人帮忙抬呢,最好她一人能拎动的。

    正阳站在一边,没有开口,只是眉底下,双眸晦涩,神色涌动带出点点酸痛,他上前一步,“师傅,你这样的土炉子,有没有再小点的呀?”

    “没有,我的炉子都是这一号的。”摊主木木地摇了摇脑袋。

    “我们的小,来过来看看我们的,这是铁皮的,还有这种是铝的,都轻着呢,小媳妇一只手就能提起来。”旁边的摊主忙招手喊道。

    “那你能帮我们夯两个小点儿的吗?”耿正阳不理旁边的,蹲下看了看,抬头问摊主。这摊主的炉子确实夯的好,这炉子围都有大半尺厚呢。

    摊主摇了摇头,抓抓头发,苦恼道,“这夯小了,不结实,用不了两天就散了架,不好弄,不好弄。”

    摊主老实本分,正阳也无奈了。

    原想着泥土的,散热没那么快,可以焖高汤,木英皱眉,想拉着正阳离开。

    正阳却一拍手,“师傅,我就要这种了,给我来一个。”

    木英皱起眉,炉子这么重,怎么搬出来生火啊!

    “英子,我们都想岔了,这大炉子就摆厨间角落,等煤球燃上了,夹进去就是,不用麻烦提来提去的。”正阳呵呵笑起来。

    对啊,木英一拍脑袋,真是糊涂了。

    原见着两人也不象帮厨的,没想却过来问了,两三句问过后,确实不合适吧,大土炉摊主叹了口气,他这炉子卖得最差,要得人不多,一个月能卖出去两三个就算不错了,算了,本来也是土夯的,贴补点家用算了。

    他正自叹着,没想又听他说要了,他捏捏耳朵,没听错吧,真要了,“来一个?”

    正阳肯定,“来一个。”

    “八块钱。”摊主比划个八字。

    木英爽快付了八块钱,也请着摊主送货上门,又另外买了个铝皮小炉子,五块钱,这个就自已带回去了。

    “我还要买个有盖的大瓮,焖高汤用。”

    见一样样东西都备上了,木英很是高兴。两人在这集市上转了圈,没找到木英想要的大瓮。

    “这个得去问问丁阿姨,她应该知道在哪买。”正阳道。

    “行,那我们买些菜和米面,就回吧,等缺啥,到时再添置。”木英点头道。

    这个集市上菜摊挺多,东西也便宜,两人赶紧买了些蔬菜和米面油盐,驱车回去。

    中午饭是木英弄的手擀面,阳春面上卧个荷包蛋,再加几棵脆爽的小白菜,滴上几滴素油,香喷喷,油汪汪,金黄的煎蛋,洁白的面条,翠绿的小白菜。

    几人端着碗呼噜噜吃完了,连蓁蓁也吃了两筷子面条,一个荷包蛋。

    “蓁蓁,好吃吗?”李慧凝抱着她笑,环视一圈,“这日子就算过上了?”

    “过上了。”几人都笑起来。

    “以后只会更好,等我弄上高汤,这阳春面肯定更好吃。”木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