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共和国战疫最新章节!
截至4月6日,全国援鄂医务人员已撤回近3.8万人,剩下少量医务人员和专家在武汉承担重症患者的救治。截至4月6日24时,武汉的重症患者已经从最高峰的9000多例下降到181例,取得了救治工作的显著成效。其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派出的支援湖北的九批驰援专家及医护骨干,仍有三批坚守战斗在武汉抗疫最前线,目前分别驻守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承担着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为扫清疫情最后的阴霾竭尽全力。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教授,1月19日奉命出征武汉,两个多月来,邱海波教授始终奋战在“最前线”,发现俯卧位通气技术治疗,以其精湛的医术拉回“挣扎在悬崖边上”的重症患者;提议专家下沉、增设重症收治医院、全国重症驰援、创建方舱医院……目前,邱海波教授驻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这一重症定点医院,奋力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潘纯主任医师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1月26日,他“单骑”赴武汉,至今一直坚守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每天早上8点前,便来到医院开始查房,对重症病人进行呼吸功能的评估,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他没有周末的概念,24小时处于作战状态。重症医生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地方,“病人危在旦夕,时间紧迫。气管插管,我上!”一次次在危急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抢救每一位重症患者。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战疫前线保住了,后方才安全。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也有中大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坚守。2月2日到3月26日,中大医院莫敏、张立、邓猛、顾德玉、高伟、郑智宙战斗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3月30日起,他们所在的江苏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将转战武汉肺科医院,继续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大医院的6名医疗队员冒着危险、不畏艰难、冲锋陷阵:一个小时内为25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采集咽试子;在8小时的上岗时段里不吃不喝,只为节省物资和节约时间;即使是全身湿透,满脸压痕,他们都不轻言放弃……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战斗,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最大程度抢救患者生命。他们还总是想方设法抚慰患者情绪,“拉家常”式的播诵让身处重症病房里的患者不再感到孤独;病房里响起的护患齐唱的江苏名曲《茉莉花》;为患者送上有医护签名的“爱心卡片”……他们所做的一切也打动着患者,患者邀请他们“如果再来武汉,一定要带他们看武汉最美的风景,吃武汉最好吃的食物”。患者曾写给他们三长页感谢信,信中朴实的话语在他们心中萌生了“从医此生足矣”的感动。
虽然在防护服、护目镜等重重包裹下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是胸前他们的名字让我们认出了他们。
他们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莫敏,及重症医学科临床博士晁亚丽。
他们至今仍并肩奋战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抗疫一线……
2月2日,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莫敏抵达武汉。作为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他跟同伴一起迅速投入战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就是他的“战场”。
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第一批进驻重症医学科病房开展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ICU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ICU内的第一例无创机械通气、ICU内的第一份血气分析、ICU病房内的第一例经口吸痰气道管理、ICU内的第一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ICU内的第一例深静脉置管等等,无数的第一次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
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他曾长时间不吃不喝在ICU病房持续工作10小时;和ICU团队组员8小时内收治11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无一例死亡;曾和北京团队的战友持续半小时球囊加压给氧维持患者氧合,最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成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战斗,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最大程度抢救患者生命。同时在重症病房内每日逐一识别排查危重患者,曾冒极大的风险,第一个冲上前线,1小时内为病房内25例患者取咽拭子行2019-nCoV核酸检测,任务结束后自身出现憋气呼吸困难;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及吸气屏气等操作,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康复。
“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在前面。”
他充分发挥重症人敢打敢拼的作风,不惧困难和危险,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至今,莫敏仍奋战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救治一线,他誓要坚守疫情最后一刻,直到打赢战疫,不胜不归!
莫敏和晁亚丽一起为患者上ECMO,莫敏和晁亚丽并肩作战,一起为打赢抗疫攻坚战坚守在一线,再一起听听晁亚丽的抗疫故事。
“是医生就应该到最前线!重症医生时时刻刻都是在战斗,只不过是阵地转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博士晁亚丽援疆归来不足一个月,2月2日,她又舍下两个幼子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因为在国家危难之时,她首先想到的是,有国才有家。
在武汉重症病房里的患者,需要时时巡视,刻刻守在患者旁边。
护目镜里的雾气迷糊了双眼,于是低下头,晃一晃脑袋,让护目镜里凝结的汗水划过一道缝隙,终于从这缝隙中看到呼吸机的面板,调参数,肺复张。
一听到患者生命体征的报警声,整个人就会心跳加速,直到看着患者氧稳定后才舒缓一口气。
此时早已忘记了防护服里洗手衣的冰凉,也忘了已经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
晁亚丽直言,“尽管工作中有汗、有泪、有艰辛,但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武汉同济医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哪里有重症病人,她便奔向哪,每天都在与死神“掰手腕”,竭尽全力把重症病人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帮助患者打开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