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威武大将军

一灯阑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最新章节!

    糊糊:“怎么在紫禁城中争宠宫斗,没人比乾隆更清楚。

    人有偏见,但数字不会。乾隆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明朝的宗谱玉碟。朱见深共有十四个儿子,六个女儿,论儿女数量,在明朝皇帝中仅次于朱元璋。这么多后嗣,万贵妃杀的过来吗?

    那万贵妃杀嗣一事从何而来?《明史》的编修采纳了一本明朝文人的私家笔记。

    纯皇之诞孝庙也,时万贵妃宠冠后廷,宫中有孕者,百方堕之。孝穆太后旧为宫人入侍,已而有孕。贵妃使医堕之,竟不能下,乃潜育之西宫,报曰:已堕。上不知也。

    作者是万历年间人,成化的重孙辈。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别注明,此事是他从宫中太监那里听来的。至于是否属实,他也无法证明。

    如此看来,《明史》别有一番《新唐书》的风采!”

    骄傲的猪猪:乾小四果然是个大聪明。

    吃不饱的大可爱:活得久了,空闲比别人多,还能给前朝后妃翻案。

    云与海:万贵妃杀嗣是假,但奢侈骄横这些应该是真的。

    言不由衷:就成化和万贵妃的感情经历,完人都得被盯出几十个窟窿来。

    独自飞翔:万贞儿要真是贤良淑德,怎么可能护得了成化长大。

    糊糊:“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去世,时年五十八岁。朱见深嚎啕大哭,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同年八月,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十万伏特:同生共死,现在相信他们是真爱了。

    我爱花花:他们的感情很复杂,不一定是爱情,宪宗应该是把万贵妃当精神支柱,但现在支柱塌了……

    其他人看这一对帝妃的感情过往,最开始只惊讶于他们巨大的年龄差,却忘了他们也是相濡以沫的患难之交。

    糊糊:“如果说对万贵妃的抹黑还需要思考一番,那么《明史》的另一个错误,是只要会算术的人都看不过去。

    正德皇帝朱厚照,庙号武宗。武字一般用在善于作战,在兵事上有所成就的皇帝身上。

    作为土木堡之变后,能从文官手上拿回兵权,明朝最后一位马上皇帝,武宗实至名归。

    仅仅对内平定一个宁王之乱当然不够,更显眼的是他在边事上的表现。

    正德十二年,鞑靼扰边,朱厚照微服巡边。时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大军自玉林卫入塞,在应州与明军作战,朱厚照赶至应州加入会战。

    决战开始之后,朱厚照亲自上阵,率先发起冲锋。骑着马在战场上来回奔驰,为下属加油打气,还不顾众多属下的阻拦,亲自冲到前线与敌人直接兵戎相见。

    明军士兵士气大振,始终占据着主动权。双方激烈厮杀一天后,小王子无奈之下只有下令退兵,是为应州大捷。

    这场大战厮杀了一整天,双方参战人数加起来约有十万。但是在《明史》的记录中,只有寥寥几句,而且双方的死亡人数为蒙古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如此伤亡在这种规模的战役中,令人难以置信,更惊人的是战役的后果,《明史·鞑靼列传》中是这样写的: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冷兵器时代,十万人厮杀一天,伤亡不到百人,当过家家呢!

    银河系系花:谁在说谎!

    痴人说梦:小王子没必要长对方志气吧,明军谎报军功?

    火树银花:正德就在战场上,瞒不过的。

    奶茶要加糖:土木堡之后,再看到明朝皇帝出现在战场上,对己方不是激励士气,是肝胆俱裂吧!

    黑咖啡:正德已然绝唱,大明最后一位马上皇帝。

    李世民曾以军功封天策上将,十万人便是赤手空拳殴斗一日,也不可能是这般结果。摇头道:“眼看《明史》比《新唐书》还离谱。”

    朱棣得意洋洋,“是个好孩子!”为人君者就该亲临战阵。再看旁边一大坨的长子,能驮动他的骏马世间少有。

    糊糊:“为何一本官方史书会出现如此谬误呢,说来话长。

    《明史》的数据主要来自《明实录》,而《明实录》有抹黑贬低明朱厚照之嫌。

    《明实录》由明朝文官系统编篡,而这场亲征是朱厚照违逆文官意愿偷偷前往的,所以文官系统肯定是把皇帝往坏处写,重在说过,而不在说功,不能纵容皇帝的这种作风。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朱厚照的继位者并非他的直系亲人,并且对这位先皇着实不满,所以不会维护他的功绩和名誉。”

    油菜花:所以说嘉靖吃正德的绝户饭。

    糊糊:“那么略显滑稽的十六人是怎么来的?最可能是猜测是,《明史》的修改经历多人之手,对于'十六'可能理解有误。

    古时数字十六是十分之六,不是专指十六,所以,可能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时代后,十分之六便被翻译为十六。若是十分之六,这史实便有可信度了,几万军队死伤十分之六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经历了一天的激战。”

    迷雾麋鹿迷了路:古代军队伤亡达到三成不攻自溃,哪能坚持到伤亡六成。

    骄傲的猪猪:单纯好奇清朝的史官出于何种心理,把不符合常理的十六写上去的。

    乾隆唤人取来定稿的《明史》,找到相关章节,硕大的“十六”如此刺眼。

    糊糊:“另一种不靠谱的推测来源于更不靠谱正德皇帝。

    有一个大前提需要提前说清楚,古代斩首并不等同于杀敌数,尤其是火器逐渐推广运用后。

    威武大将军朱寿在应州大战中亲手砍下一名敌军首级,底下的将军、兵官不好越过上司表功,每人一颗首级,不能再多了,更小一点的千户百户根本够不着。

    诸多高阶将领扒拉一圈一共十六颗首级。”

    吃不饱的大可爱:虽然荒唐,但真有可能发生。

    朱元璋猛拍御案,“欺人太甚!”竟敢在眼皮底下弄虚作假。注意到这位威武大将军别具一格的姓氏,“难道是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