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最新章节!
从镇上上火车,可没有候车室和月台,更没有售票处。
而是从乘降站等候火车。
乘降站实际上就是铁路沿线,设置的定点停靠区域。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为了方便乡镇的老百姓乘车,这种乘降站很多。
所以此时的绿皮火车比改革开放后还要慢不少。
因没有月台,在乘降站上下车都很困难。
时萋和江淑月两人的火车最先来,有列车员拉人,韩国栋等人帮着递行李,两人顺利上了车。
时萋和江淑月家买了同一趟的车票,两人家的方向一致。
只是时萋下车后,江淑月还需要再坐几站。
韩国栋他们则要再等一会。
这时候即便出行需要介绍信,火车上的人也不少。
时萋拎着两大包行李袋子挤在前面。
江淑月吭哧吭哧的跟在后头。
两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买票。
乘降站附近没有售票点,从乘降站上来的人都需要上车后在临时售票处买票。
当然,也有不少人趁机逃票的。
逃票也是个技术活,列车员来来回回的检票,一趟路线下来得有个二三十回。
时萋和江淑月没到那个份上,五六块钱的车票贵是贵了点。
但在承受范围。
二人买好票,在这节车厢找了个空位坐下。
因是带有临时售票口的车厢,一般想不买票或者少买几站票的人都不会停留在这边。
零散的空位置有不少,坐的也相对宽松。
时萋站在木座椅上,伸手把江淑月递上来的包一个个安置到行李架上。
“呵!小姑娘看着瘦瘦的,劲还不小。”后面一排的男乘客站起来欲帮忙,没想到两个姑娘干活这么利索。
时萋笑了笑:“都是上工练出来的。”
“不错不错,主席他老人鼓励劳动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就是这个意思,看看咱们的小知青,经过上山下乡的洗礼,获得了新生!”男人越说越慷慨激昂。
周围不断有响应的声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看看,这不就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成果?”
“没有下乡过的青年生活在和平和稳定环境下,这很容易使他们对和平和稳定环境产生一种虚假的幻觉,因而追求悠闲、保险的生活。这样的青年是缺乏革命斗争精神的,是缺乏严峻斗争考验的……”
江淑月也情绪高亢的喊了句口号。
时萋迷茫的眨了眨眼。
从脑子里搜索关于这类口号的记忆,勉强拎出一条算是符合此时场景的,跟着周围人一块喊了几嗓子。
然后拉着江淑月悄咪咪的坐到木质座椅上。
时萋暗自拍了拍胸口,什么大风大浪她没见过?怎么感觉这场面有点经受不住呢。
一路走走停停。
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
到站时是下午,时萋拎着行李挥别江淑月下车。
在月台上就从储物格里挪了些面粉和油纸包的两块冻肉到行李包中。
往站台外没走几步,就看到方母和弟弟方文许迎上来。
这时候的火车晚点一两个小时都是正常事。
两人大概在外面冻了许久,从围巾里露出来的脸通红,围巾和棉帽子上挂着白霜。
疾步走来的母子俩一人一个把时萋手里的行李提走。
“妮儿,回来了。”一句话说完,方母眼眶泛红。
方文许插话:“妈回家再说吧,这儿人越来越多。”
后头下车的乘客,和来接站的人挤满了站台。
方母收了收情绪,连忙招呼:“走,回家。”
再过几天就是新年,宁北市的街道上到处都是人。
即便新年不停工、不放假,家家户户也都得过年,个个忙着准备年货。
三人到家时,方父和大哥方文鑫还没到下班的时间。
方母一路上问着时萋在农村的情况。
实际翻来覆去问的这些,平时写信也都问过了。
时萋不是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人,每天几点上工,干了什么农活,能挣几个工分,一天的工分核算下来是多少粮食。
掰着手指数的细细的。
把方母心疼的不行。
方文许也闷闷的没吱声。
时萋继续说道:“苦是苦了点,不过也有好的地方。在村里几乎花不上钱,挣得也够自己吃喝。”
报喜不报忧,家里人只会以为你在外面真过得很好,若是只有父母也就罢了。
另外两个兄弟慢慢就会觉得心安理得。
可能回想起来甚至会说,看,之前还要死要活的闹自杀。这农村的日子多好!有吃有喝的……
自己受的苦,得让他们知道。
当然也不能纯诉苦。
苦诉的多了,别人也听的麻木了。
进了家门,时萋打开行李袋子,把冻肉和面粉拿了出来。
这时候的火车里也没有空调,稍微比外面暖和点,也暖和不多少。
加上她那肉是走的前一天临时冻的。
也没冻太透,所以现在拿出来软硬参半的状态也没毛病。
面粉是上一个世界储存的。
那个时代小麦是给贫民吃的,所以很廉价。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要把小麦磨成粉,做法是像米饭一样直接蒸煮麦粒。
口感当然不好,所以吃小麦的都是贫苦家庭。
时萋那时找石匠订做了石磨,把买回来的小麦磨了蒸馒头或者烙饼给徒弟们吃。
这种磨面的吃法才在附近流行起来。
面粉她储存了很多,只是西代村小麦产量极低。
他们这些知青是分不到小麦这样的细粮。
平时蒸馒头都是高粱面、玉米面等混合蒸的二合面、三合面馒头。
方母瞪大眼睛,一时都忘了伸手接过。
“妮儿,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时萋把东西放到桌子上,然后继续掏西代村山特产。
干蘑菇、山核桃、榛子果、山里红果干……
这些在西代村比较常见,但也很抢手,一周左右周边几个村子就能把半山腰的山货撸秃,再往上当然有更多,只是为了这些山货上去的人很少。
深秋时村里人会去山上采摘,倒也不值钱,一块钱能买回来一大堆。
这里面就干蘑菇贵一些,其他的东西都是小孩儿零嘴,大人们不是多稀罕。
她和江淑月都买了些带回家。
“肉是生产队分年猪发的,面粉也是,我没舍得吃就带回来了,这些东西是从村里人手里买的。”时萋看方母合不拢的嘴补充道:“用家里寄的钱。”
等方母和方文许整理完这些年货,不由得震惊。
“几个月就给发这么多的肉?”方母掂了掂,得有2斤重了,还是肥多瘦少的极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