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章 :

药小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七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

    齐淑芳家的堂屋门是开着的,外面的人顺利地走了进来,看到桌上热气腾腾的鱼,眼里先闪过一丝惊讶,然后抱歉地道:“哎呀,淑芳,是不是耽误你吃饭了?”

    “没事,没事。要武姐,你来有什么事吗?要不要一起吃点?”眼前这个青年女子名叫沈要武,今年二十一岁,未婚。沈家也是贺楼大队的大姓,有二个生产队的九成社员姓沈,其余八个生产队里有两个生产队的绝大部分社员姓詹,其余都是姓贺。

    不过,沈要武家却不在有很多沈姓人家的生产队,而在贺建国他们这个以贺姓为主的贺楼九队,并且沈要武的父亲沈二蛋是他们这个生产队的队长。

    沈要武原来也不叫沈要武,她叫沈彬彬。

    为什么改成沈要武呢?

    原因要从这场浩劫的最初说起,首都那边成立了革命师生代表会,副主席姓宋,也叫彬彬,其父是个官儿,这个姓宋的女孩子因为一张给毛姓领导人戴红袖章的照片而闻名全国,听说当时领导人问她的名字,得知是文质彬彬的彬彬,就说要武嘛,于是她更名为要武。

    沈彬彬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也跟着改了名字,成为沈要武。她和原身一样,也是初中文化程度,说起来还是齐淑芳的同学,现任贺楼小学的语文老师。

    齐淑芳嫁过来后,和沈要武还算交好,经常来往。

    回忆完,齐淑芳觉得这个经常来往很有水分,她穿越过来至今有十几天了,又是刚过完年的正月上旬,家家户户都在家,可从来没见过沈要武。

    而沈要武听了齐淑芳的话,看一眼鱼,咽一口唾沫,终究没有顺水推舟,“不了,你快趁热吃吧,我在大队那边吃过了,野猪骨头下水一块炖白菜,味道可真香呀,都是沾了你的光。我来的时候,大队长和支书已经骑着自行车把野猪肉送去供销社了。”

    “你在,我怎么当面吃?多不礼貌。”齐淑芳心里嘀咕一句,虽然本地社员家家户户都不在意邻居串门而自顾自地吃饭,她却做不到,脸上带笑地道:“不忙。你来有什么事找我?”

    沈要武想起来意,脸上一红,低声道:“我想问你借件衣裳。”

    借衣裳?齐淑芳心里一个激灵,莫不是来借呢绒大衣?她可舍不得,心里这么想着,嘴里问道:“不知道要武姐想借什么衣裳?除了建国才给我寄来的衣裳,其他都可以。”

    沈要武笑道:“你那件呢绒大衣是新新的,我哪敢借啊?我还怕给你穿坏了呢,穿坏了我可赔不起。我爸有一件驼绒大衣,爱惜得跟宝贝一样,连摸都不让我摸一下。你不是有一件军绿色的褂子吗?我想问你借那件褂子,明天出门见人好穿。”

    不是来借呢绒大衣就好,齐淑芳先放下了心。

    看沈要武脸色红红的,齐淑芳一下子想起今天处理野猪时街坊邻居一干妇女的闲话,说明天带沈要武去见面,也就是说,她来借衣服,是为了明天相亲穿。沈要武兄弟姊妹多,成分好家底就薄,生活条件比贺家差远了,连件没有补丁的衣服都没有,难怪要来问自己借了。

    这时候的社员普遍精瘦,几乎见不到发福的人,沈要武和齐淑芳的身材相仿,就是比齐淑芳矮两三指,齐淑芳的衣服她确实能穿。

    齐淑芳一边开衣柜拿出那件军绿色罩衫递给她,一边道:“现在天气渐渐热了,你明天就穿着棉袄罩着褂子?那不热吗?”仔细一看沈要武,和绝大多数的社员一样,仍旧穿着冬天的棉袄,罩着打补丁的黑色衣裤,显得十分臃肿,好像一点都没感觉到热似的。

    沈要武接过衣服,爱惜地抚摸片刻,笑道:“广大贫苦群众哪个不是只有单棉两套衣服啊?棉袄要穿到天气热得不能再热了才脱下来,不然光穿单褂子非得冻死不可。这天气,才正月里,也不算热,哪像你跟我爸似的,才暖和就换呢大衣。”

    齐淑芳恍然大悟。

    她想起来了,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有单棉两套衣服的都算殷实人家了,其实很多人连棉衣都没有,所谓单棉两套其实也就是一套,里面棉袄棉裤,外面褂子和裤子,补丁摞补丁,深秋冬天初春穿棉袄棉裤,外面罩着褂子和裤子,天气热了就脱掉棉袄棉裤只穿裤子和褂子。

    像初春深秋这样的天气棉袄棉裤是不能脱的,就像沈要武说的,穿单衣服会冻死,谁都承受不住,所以就算春天很暖和了,也得天气热到不能再热,实在不能穿棉袄棉裤了才脱下来。即使到那时候了,单穿裤子和褂子仍然会很冷,但已经没办法了。

    齐淑芳有那么三套衣服,春秋和冬夏各有一套,不,冬天有两件棉袄,现在又有一件初春深秋穿的呢大衣,实实在在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儿。

    这么看,贺家家底真不薄,很让人意外呀。

    贫农成分却不像其他人家那么穷,总感觉有点奇怪,但要是说祖上有钱,又不太可能,因为会被划为贫下中农或者中农,成分不如贫农的好。

    送走千恩万谢的沈要武,齐淑芳吃完饭,还没来得及把箱子里的风干野味重新挂出来,二嫂子张翠花就来串门儿,满脸都是笑容,她就把自己心中这件疑惑问了出来,原身没有问过,她却很好奇,万事心里有数才好呀!

    虽然同样斤斤计较、同样精打细算,但是张翠花的为人要比王春玲好那么一点儿,见到齐淑芳的呢大衣和手表,会羡慕,却不是嫉妒。

    听到齐淑芳问,张翠花顿时一笑,道:“你才嫁过来一年,难怪不知道。”

    她小声地道:“说什么祖宗八代都是贫农,那都是哄人的,只是为了成分。再说,祖上三代往上的事儿,又加上几十年战乱,谁能记得什么?谁能知道什么?听咱公爹说,咱们祖上有一代很有钱,当然这个有钱是相对贫苦百姓来说的,就是家里地多,收入高,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也记不清是哪一代的老祖宗在这里盖房子,盖了五间泥瓦房,拉了土坯砌的大院子,你知道那正房的墙是用什么砌的吗?”

    “什么砌的?”齐淑芳很感兴趣地问,“难道是用金砖银砖?或者在掘地三尺能挖到老祖宗留的宝贝?”她按照正常的思维问道。

    “哪有金砖银砖啊,看你美得。”张翠花忍俊不禁地道,“我告诉你,是用栗子粉!”

    “栗子粉?是板栗的栗吗?”齐淑芳瞪大眼睛,这是什么材料?这个栗子粉能砌墙?从来没有听说过。她越来越好奇贺家这件事情了。

    “对,就是那个栗子粉。”张翠花脸上充满了感激,“老祖宗有栗子粉和面砌墙,和泥土一样用的,五间房都是用栗子粉,看起来和泥墙差不多。老祖宗临终前交代子孙,家里的家业东西,无论什么都能卖,只有这座房子不能卖。这位老祖宗之后的祖宗们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传了一代又一代,也不知道传了几代,反正后面那几代咱家越来越穷了,打仗嘛!”

    齐淑芳点点头,赶紧问道:“后来呢?”

    “后来啊,”张翠花叹了一口气,道:“传到咱爹的时候,那房子还在呢,就是已经不知道墙是栗子粉砌的了,那么多代,谁记得?我嫁进来的时候房子都在。十年前不是有好几年的灾荒吗?左邻右舍饿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咱们这里其实已经很好了,没像河南那边似的全村饿死的都有,咱家的人也饿极了,快要走投无路准备逃荒要饭了,建国那小子倚着堂屋门晒太阳,饿得头昏眼花,抠墙上的土塞进嘴里填肚子。”

    “当时不知道是栗子粉做的墙,他就这么做?难道泥巴可以吃?”齐淑芳听到这里,惊呼一声,“饿到这种地步了吗?”

    张翠花笑道:“吃泥算什么?人饿极了,树皮草根观音土,啥没吃过?那观音土吃死了多少人?数都数不过来,那几年灾荒,树皮草根都没有了。当时呀,建国一吃墙上的土觉得不是土,像小时候吃过的栗子粉馍馍,赶紧告诉了咱爹咱娘。咱爹这才明白,为啥祖宗交代卖啥都行,就是不能卖房子,因为这墙都是栗子粉呀!是能吃的,灾荒时能救命的!于是那几年,别人饿死的饿死,逃荒要饭的逃荒要饭,就咱们老贺家靠着那栗子粉砌的墙,全部都活下来了,这也是叔伯家都对咱爹恭恭敬敬的原因,因为咱家对他们有救命之恩。”

    算下叔伯堂兄弟姊妹的人数,哪家都是一大家子,还有堂叔伯家,齐淑芳问道:“那么多人,五间房的墙够吃?”

    “怎么不够吃?咱们老贺家偷偷地吃,从里墙开始刮栗子粉,外面看不出来,也不敢大吃大喝,每天都有定量,一直吃到灾荒结束还没吃完。老时候砌墙啊,那墙的厚度有多少呢?可不是现在的墙这么薄,那时差不多相当于咱们现在用的白布尺。因为有栗子粉打底,后来收的粮食就有剩,咱爹用粮食换了两块宅基地,就是我们家和你们家这两块。我们家的宅基地早一些,花了一麻袋红薯干,你们家这块晚一些,就贵了,大概花了一箢箕小麦。”

    白布尺是旧时度量衡,约有五六十厘米,确实够厚,贺家的老祖宗,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齐淑芳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在这时,张翠花问道:“刚刚我来时碰到要武了,她说问你借的衣服,明天去三叔家见面,三婶给介绍的对象,你去不去看?”

    “我就不去了,我明天想进山,看看还能打到啥野味不,卖了攒两个零花钱,总不能天天靠建国给我寄钱。他给我买这大衣和手表,打了不少饥荒呢。”齐淑芳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她想去山里碰碰运气,有两头野猪,就有三头四头,打一年头就能卖好几百,自己偷偷地打,偷偷地处理,偷偷地卖掉,攒些钱盖个房子,总不能天天人来了就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