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融入血脉的经验(第2页)
那些刚建好的池塘也放了虾苗。
剩下的那些还在建。
不过,之前他养虾的那个鱼塭,已经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改造。
那个鱼塭有二十多亩的水面被改造成蓄水池。
这两个蓄水池有管道直通外海,两头都有过滤层,海水通过管道经过过滤后进入蓄水池。
等蓄水池内的水位和海面型持平就用达管子塞住口子。
每次的水在抽入养殖池中都会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将水消毒。
那样做当然需要更高的成本,但是如果虾养成了,那点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养虾并不是说要进很多水的。
只要池塘的水不漏,一茬虾到养成大概也就换三四倍的水。
进入五月中旬,那几个大学生技术员看唐浩泽的眼光没有了那种自然而然的傲气。
湾州地区的对虾养殖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进入五月份后,湾州大量虾塘发病了。
不管是土塘还是新建的高位池,天天都能听到说谁谁谁又排塘了。
而卢方其它那些还没改造的土塘养的虾,虽然也排掉了两口,但大部分都依然养得相当好。
尤其是唐浩泽管着的这将近三百亩的池塘,几乎没有出过问题。
或者说,是有问题要出现了,都被唐浩泽提前解决。
路唐村的这个养殖场的池塘,放养密度最高是每亩四十万,密度最小的也有三十万。
这个密度要比土塘高八倍,比那些高位池也多两到三倍。
他们对唐浩泽这个变态,那里还敢有什么傲气的。
如今反正是唐浩泽让做什么他们就做,能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就记起来。
想不明白的,能放下身子的就去找唐浩泽问。
唐浩泽也会尽心给他们解答。
唐浩泽也感觉到那几个技术员态度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他乐于见到的。
这天上午,唐浩泽早早慢跑着去看了一圈池塘,又去看过正在喂食的东风螺。
没有发现问题,这才吃了早饭。
协助他管理虾塘的两个大学生已经测过水质。
唐浩泽看过水质数据后,就召集工人安排了今天的工作。
工人自然会按照安排去干活。
现在这些虾塘都没有什么问题,水色也好。
所以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唐浩泽只要不时检查一下看是否有疏忽就可以。
快到了中午,他也要去看看那些虾塘的水色了。
他才走出房间,手机就响了。
电话是卢方打来的。
卢方跟他说:“浩泽,我刚接到乐潭县渔业局陈副局长的电话,他想到场里调研。
你有空的话,就帮我招待一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