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我是好人在做好事


    淹死人?
    唐浩泽一下没转过弯来,那年放暑假不淹死几个学生的?不是他恶毒,而是事实如此。
    每年老师在放暑假前都会面命耳提,让不要去水库池塘游泳,就算是在大人带着去也要注意安全。
    但每年都依然会有学生去游泳溺亡事件发生。
    “那个河段被采过河沙!”
    郑所长没听到唐浩泽说话,就知道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就提醒说。
    “那里还有庞妃尾的一个采沙场。
    不过那不是庞妃尾名下的,只是用了他一个手下的名义。”
    唐浩泽也反应过来了,学生的死亡会比社会人员的死亡更能引人瞩目。
    他问:“能知道那个采沙场和庞妃尾有关的证据吗?”
    “暂时没有,不过所有人都知道。”
    在这个时间段里,盗采河沙还很猖狂,主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
    就算是捉到了,人最多就是拘留几天,然后罚几千块钱,没收工具。
    但是那些没收工具罚款什么,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
    而且也就是“严厉打击”
    那几天有人来查。
    要“严厉打击”
    总先要动员,在动员之前,采河沙的比被动员的干部们还造得到消息,那自然是捉不到什么人的。
    好心一点的采沙场老板会留下几台旧设备让干部们的整治行动不至于脸上无光。
    但是如果出了人命事件就不一样了。
    唐浩泽也不希望有人死于非命,也不想用别人的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人都死了,也不让让对方白死了。
    而且,他用他们的事去弄害死他们的庞妃尾也算是为他们报仇。
    唐浩泽轻易就说服了自己,对郑所长说:“现在收集到多少了?我现在就去拿。
    我去县里。”
    郑所长迟疑了一下,他手里的证据并不多。
    至少不能钉死庞妃尾。
    但他也知道出了学生溺亡的事件,政府肯定是比较重视的。
    唐浩泽要那东西去县里,大概是想拿着去找领导。
    他收集到的证据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领导到底是想彻查还是想捂住。
    如果是前者他那些证据已经足以让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的。
    如果是想捂住,再多的证据也没用。
    想到这里,郑所长马上说:“我让人将东西给你送去。”
    很快,一个说普通话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送了一个档案袋给唐浩泽。
    唐浩泽拿到档案袋后,回到房间打开了看了一下,里面主要是一些照片,还有一些人告庞妃尾的口供复印件。
    从口供下面的记录人等等信息,完全是可以看出这是出自界门镇边防派出所之手。
    唐浩泽知道郑所长不打算遮掩自己在这件事中的作用。
    他仔细看了那些照片,主要是一些庞妃尾出现在采沙场的照片,还有庞妃尾出现在打斗场景的,看起来像是偷拍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