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论战庚子最新章节!
正在筹谋着如何开发猪耳顶的余显头发都白了:想整些简单的产业可惜没原料;想整些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可是机械不够,军营旁租的小院子就够。
想到工业产品,余显才想起个问题,自己遣散卖身工人后,机器可一直放在院子里吃灰!!!反应过来的余显赶紧上街准备招些年纪小的乞丐训练操作设备。“对这些乞丐吃饱饭还不感恩戴德。”抱着这种心态,余显开始逛着济南城的大街小巷。可让余显郁闷的发现济南街上乞丐大多是衣衫褴褛、背着褡裢,手拿破瓷碗的乞丐,年纪分化倒很平均,可惜年轻都是病残人士,年少的都是7,8岁的小乞丐,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夭折;亦或是3、40发的中年却已经满头白发,黑色的衣服大多是脏污染的色。乞丐的群体结构十分复杂,其中确实有因为肢体残障,失去了劳动能力;或是家庭破败、贫病交加、完全失去生活依靠的人;或是孤苦弃儿,鳏寡无依,只得靠人施舍赖以为生。
“我是教学生可不是养小孩,更不是供养大爷!”心中吐槽不断的余显逛了一遍后尤不死心的再逛了一遍,可还是一无所获。
心中郁闷不已的余显下午在工兵学堂教过课后去点卯时却被王士珍叫去了。刚进王士珍办公室的余显发现王占元也在,便打了声招呼,寒喧还没结束,王士珍就从后门走了进来:“小余啊,”余显难得听到王士珍不是以公事公办的语气对他说话,颇有些受宠若惊的回答:“小的在。”王士珍也没在意王占元惊愕的眼神:“你来工程营也有一个多月了吧?”余显紧张的看王士珍顿了顿口,就见王珍笑眯眯的对他说:“我给你哨兵,你去办件事,事成后另有奖赏!”余显脑子里转了转,工程营每队3排,每排3棚,每棚兵目14人。可是正正经经的清廷经制兵,清代正规军总称。经制兵由中央统辖,有统兵官的设置、员额和军队编制序列。士兵员额、军饷、武器、辎重供应等方面均有统一规定和供应,有章可循。要知道武卫右军在小站练兵就一直有“兵为将有”的传统,相当于清廷出钱养余显这一哨14个兵。
可余显也没急着答应,王士珍还没让他干活就给了一哨兵事成后又另有奖赏,正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干的活绝对难度不小。余显表现出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但就是不表态,王士珍也看余显没上套,怏怏地说:“今天去巡防营选一哨兵,明天泰安的案子你们去办吧。”
余显和王占元听到这句话浑身冷汗一出: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泰安事件”可谓是个烫手山竽,玩家憋了一肚子委曲——玩个游戏开始连个鸡都不能杀(npc家的鸡,杀了就在当地连个任务都接不到),npc也是一肚子气(抢工作、抢粮食,用工业品压低物价)。玩家的抱怨的帖子一度爆了论坛,连即将来临庚子事变的讨论都压下去了。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一些极端点的玩家直接开始当起了土匪马贼,两边无论判罚倾向那边都得罪另一边的势力。两人暗自庆幸刚刚王士珍给奖赏没有热血上头,直接立军令状,可对明天那判案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余显半是忐忑不安半是兴奋的拿着王士珍给的盖有山东巡抚大印的批文来到巡防营,说起来巡防营还是袁世凯小站练兵而成的定武右军也就是“新建陆军”的手下败将。
清末由于旗营、绿营都已腐蚀已极,而勇营也只是昙花一现,甲午战争之前,清廷有识之士已警觉到清军的不堪一战,所以李鸿章在直隶总督任内乃锐意摹仿西法练兵,办了一个天津武备学堂,由戈登代为购置新式枪械,聘请德国军官为教练,由满人荫昌为总办。可惜军事教育和军队组织并不能配合,因此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被分派到淮军的各军去担任教习,教练新操,而军队指挥权则仍旧在旧统帅手中,一切战略战术依然陈旧,因此甲午之战,淮军一败涂地,淮军中最有名的盛军统领卫汝贵全军覆灭。这时清廷上下恍然大悟,仅只是西法练兵还不够,整军经武必需彻底的大改革。于是两江总督张之洞首先练自强军于吴淞,聘用德国教官,一切规模体制全部仿效德军。另一方面在北洋指派胡燏棻练定武军十营,假小站旧日周盛昆、周盛渤所统领盛军的营地为练兵常盛军原在小站屯田,所以有完整的营房和已开垦的稻田,由于盛军覆没于中日甲午之役,因此小站也随之荒废,定武军即以此为营房。
编练新式陆军的同时,清廷在各省组织了巡防营。巡防营是挑选旧绿营和勇营的精壮,另招募民丁,编组而成,其性质系以保卫地方,如警察保安队,其编制分为马队和步队,马队全营设官、弁、兵、夫共189名,马135匹,每营分为“中”、“左”、“右”三哨。步队全营设官、弁、夫共301名,每营亦分为“中”、“左”、“右”三哨。巡防营在各省均有,且因地方之需要,划分为若干路,以“中”、“前”、“左”、“右”、“后”或“东”、“西”、“南”、“北”、区别之,每路各设统领一员。步、马各营则设管带和哨官等统率之,还有训练新式枪操的,则设教习一职。
巡防营的章制当然是不符合战术原则,不过倒是一支经过了新式训练,并使用新式武器的军队,可是由于分子的来源良莠不齐,而带兵官又多为旧武官或是候补道(当时的候补道,有办法的则遇缺即补,所以人们称为万能候补道),对于新式军事知识一无所知,因此巡防营乃变成有名无实,和勇营的昙花一现差不了多少。
巡防营一直存在到辛亥时候,各省纷纷独立,乃把巡防营改为师旅或警备队、保安队。唯一例外的是新疆,直到民国21年(1932年)仍有巡防营存在。
余显到巡防营却犯难了——巡防营兵员素质实在不怎样,不然也不会有“好男不当兵”这种表达,这种表达显然来自于军队政治属性崩坏的末世或乱世,如五代和宋,如明末清末,大部分军队成为社会渣滓集中营,大部分士兵是炮灰和劫掠机器,出身良好,素质优秀的青年自然要远离军队。
一般,中央集权衰朽导致的武装力量私兵化容易引起这个现象。又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分裂较为严重的时期,军队在经济循环和政治体系中的占比降低也会形成人才荒漠化的军队。
这是个自然的经济过程,良家子去军队无前途,唯有贼配军和亡命徒去。
春秋时参与卒伍虽属义务,也是权力,只有“国人”才有资格“以起军旅”,“野人”只能做些“田役”之事。鲁国伯禽就封于鲁国后,准备伐淮夷、徐戌时,首先对“国人”誓师,要他们整修甲胄、干戈和弓矢;对三郊三遂的“野人”则曰:“峙乃桢……我惟筑,无敢不供……峙乃刍茭,无敢不多”(《尚书·费誓》)。刍茭以喂饲牛马,桢以备筑城,“野人”只有服苦役、干杂役的资格。
不曾闻秦汉帝国歧视军人,反而由良家子构成军队主体,唯有汉武帝无奈干过遣赘婿上阵的事。
不曾闻隋唐府兵制下社会歧视军人,因为农民和军队是相互转化关系。政治经济组织三个层面上武装力量和社会结合紧密。
不曾闻第一共和国歧视军人,因为国从军来,整个基层组织的现代化是由脱下或者没脱下军装的干部完成的(不信去老家农村看看多少老村支书家里有六五军装),军队在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里的地位也由冷战所决定,极为重要;事实上说那个时期军队集中了最优秀的社会人力资源,甚至不局限于战斗力和科研知识分子,包括杰出的医生、艺术家、擅长打篮球的大个子等等……
第二共和国80、90年代,国际国内大气候和小气候共同影响,这句俗语甚嚣尘上,无它,军队的单位价值急剧下跌罢了。
由于清代旗民之间的有意隔离,导致民间武士终究难以真正成为八旗贵族那样的皇家亲信。对于大多数武举出身的人而言,他们只能在绿营内升迁,仕途的终点便是提督、总兵(前期如张勇、赵良栋、孙思克,中期如杨芳、杨遇春、余步云),而八旗武人则可内赞百揆、出藩方司(如阿桂、阿里衮等)。这令像汉代那样的军功贵族群体始终无法形成,也就无法培养出关于武人荣誉的历史记忆。当然,文武之间隔,前代多有,但在类似武人的系统中间仍树立藩篱,这是清代所独有的。
所以对打仗无法,残民有道的巡防营来说真可谓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可巡防营的士兵一听说有个五品大员来“挑拣亲兵”立马一个个一手拿着烟枪一边背着仿曼利夏的快利步枪争先恐后的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