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折翼之燕

柳岸花又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大时代1994最新章节!

    庐州火车站,熊白洲一行三人刚下火车。

    “熊哥,这天气还是蛮冷的。”盛元青被冻的跺着脚,说话间还带起阵阵白雾。

    新安省和粤东省气候相差太多,粤东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高温;新安属于暖带季风气候,冷热交替分明,不过熊白洲三人都是年轻力壮的穷苦人家出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强。

    “先吃点东西,然后我们就去万燕。”熊白洲迎着冷风说道。

    万燕公司坐落在庐州的开发区,从粤东到这里的一路上都是熊白洲买票、认路、带队,陈庆云和盛元青老老实实的跟着,也不问东问西,这两人对熊白洲是完全的信任。

    去往高新技术园区的大巴上,盛元青仰着身子打呼噜,毕竟22小时的硬座太累了;陈庆云很沉默,熊白洲没有吩咐,他就很少说话,闭着眼养神。

    熊白洲没有休息,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静静的想着万燕的起伏波折。

    说起90年代国内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变革,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总是绕不过一个词——万燕VCD。

    1993年,万燕生产出了全世界第一台VCD,注意,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台。

    当时电子产品的技术成果主要把持在日韩和欧美的手里,日韩的硬件产品、欧美的软件系统,几乎牢牢控制了电子科研成果,但他们却忽视了我们国家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忽视了这一块的市场作为。

    这个机遇让当时还是工程师的姜万孟抓住了,他通过MPEG技术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这一举动直接开创了光盘记录的新时代。

    这是一项划时代的的发明,也是庐州人的骄傲!

    但是,当所有技术难点都被攻关后,万燕却没挺过市场的浪潮冲击。

    万燕有两个老板,一个叫姜万孟,一个叫孙燕升,万燕这个公司就是各取他们名字里的一个字而来,第一台VCD生产以后,万燕公司在1993年牢牢占取了100%市场份额。

    这100%的市场份额听起来还蛮吓人的,实际上是2000台不到。

    这个数据可能不太直观,那另一个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1995年,全国VCD市场销量是60万台;1996年,这个销量翻了10倍,600万台;1997年,达到了1000万台,这就是所谓的“大VCD”时代。

    1994年到1995年的万燕,在60万台的销量中只占2万台;而到了1996年,万燕已经被甩到拐角,那时在VCD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是爱多的胡至标,现在说不定要加个熊白洲。

    这是一只悲壮的折翼之燕。

    熊白洲三人很快就找到万燕公司的门口,这个时候的万燕还是VCD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但产业基地却小的可怜,如果说TCL是一只匍匐的巨兽,虽然暂时卧倒,雄风仍在;万燕就是忘记南飞的鸟儿,虽然姿态优雅,但冬天的肃杀已经来临。

    熊白洲几乎没有遇到阻拦就来到了万燕公司的前台处。

    “你好,我是周美电器大客户部的总经理熊白洲,想来拜访一下姜经理,不知道他是否有空。”熊白洲递上名片。

    前台看了看名片,这种电子行业的销售或者元件商来万燕很正常,有时姜万孟一天要见很多个。

    “姜经理,有个周美电器的大客户部经理想见你,现在方便吗。”前台拿起电话开始询问。

    前台很快挂了电话:“姜经理现在办公室里有客人,你们在门外等候。”看样姜万孟没有拒绝这次见面机会。

    姜万孟的办公室在顶层的三楼,熊白洲在上楼时,也注意观察万燕公司员工的表情和态度。

    穿白色防辐射服的就是万燕的科研团队了,他们走路都是急匆匆的,脸色的神情也有一种严肃和紧迫感;

    便装的应该就是万燕的销售人员,但他们很多人都一脸轻松,没有丝毫危机感,甚至有人在随意开玩笑。

    “看来,一个企业的领导是什么气质,公司的文化也会偏向什么类型,姜万孟是技术工程师出身,万燕里的科研人员地位和收入要更高一点,所以归属感也比较强烈。”

    “姜万孟明显不太注重搭建产品销售团队,没有把企业核心价值文化灌输给这些销售人员,或者说姜万孟认为科研技术就是一切了。”

    “真是童真的知识分子啊”

    熊白洲一边观察一边在心里总结。

    万燕本来是VCD的开山鼻祖,为什么被后来的“模仿者”超过,最大的原因肯定没有及时申请“知识专利产权”,这个失误让后来的电子厂仿造起来毫无负担。

    于是,姜万孟倾其所有开创的品牌,构建的成套技术,就这样为其他人做了嫁衣。

    但其实除去了这一层主要原因,万燕自身也有很多问题:

    一是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市场的把控力不足,本身是产品的开发者,却不能够做到对市场地位的稳固和把持;

    二是销售团队的策略错误,万燕销售团队如果能有研发团队的一半能力和眼光,也没后面爱多VCD什么事了;

    三是在困难面前不知道改革创新,当万燕被众多“模仿者”挤压利润空间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招式居然是等国家的援助。

    要知道在当时,多少“国字头”的企业还在嗷嗷待哺,万燕一个合资企业的斤两真是不够。

    一句话概括:姜万孟是一个优秀的的技术研究者和探索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决策家。

    熊白洲前世和姜万孟机缘巧合之下有过接触,姜万孟性格很和善,但却非常的固执,居然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国家没有出手拯救······

    熊白洲刚走到三楼办公室,看到里面有几个人,其中一个紧缩眉头的就是姜万孟了。

    “姜经理,我们商场这次只能拿货10台,再多就吃不下了。”

    “不好意思姜总,我们百货下一年的合同不准备执行了,卖完剩货就不打算继续进货了,柜台要留给彩电。”

    “姜总,你们余款什么时候能打到什么账上。”

    ······

    姜万孟愁容满面,销售商不看好万燕VCD的市场价值,元件商在索要欠款,万燕刚有的利润又全部投入了生产科研,现在公司账上根本拿不出一分钱。

    突然,有个清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姜经理,我想要1000台VCD,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现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