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谢承

我欲归去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挣扎求活最新章节!

    漓渚乡西,谢庄。庄子占地极广,各处零落点缀着一些亭台楼阁。再远处大屋层叠,众多奴仆消无声息的往来不绝,各自忙碌。

    再往深处,有一翠竹环绕、青砖红瓦的二层小楼,乃是家主谢承居所。一楼厅堂是谢承会客饮宴之所,沿木梯上二楼,整个楼面整齐的摆放着一座座书架,书架之上堆满了各类竹简书籍,只有东面楼层隔出两丈见方的空间,摆着床榻书案作为主人的起居、著作之处。

    此时主人谢承伏在案上,一手拿着一卷竹简,一首执笔,正在奋笔疾书。

    谢承字伟平,时年五十四岁,花白相见的头发挽成整齐的发髻,用一根青玉发簪固定,一张清矍的脸庞由于长期思考而布满深深的皱纹。

    东汉时讲究门第,有世家大族和豪强寒门之分。这跟东汉建国的基础有关,当年光武帝刘秀凭着河北世家豪门的支持平定天下建立了东汉政府。所以东汉的统治基础是世家豪们,而这些世家豪门都以儒家经书为家学。

    立国之后,光武帝为了稳固统治,以儒家五经《诗经》、《尚书》、《易》、《礼》、《春秋》为官方法定晋升学问。并仿战国旧例设立五家五经博士,章帝时分为十四家法。分别为《易经》四家: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尚书》三家:欧阳高、夏侯胜(大)、夏侯建(小),《诗经》三家:齐诗:辕固生、鲁诗:申公培、韩诗、韩婴,《礼》有两家:戴德(大戴)、戴胜(小戴),《春秋·公羊传》两家:严彭祖、颜安乐。这些家族构成了东汉统治除皇家之外的第一阶层,他们家族子弟或嫡传门生才能入朝担任三公等高官显贵。此外还有一批以《律》、《农》《史》等书为家法的二流士人阶层,可担任司寇、司农、太史等专业官僚。

    这些大大小小以家学经书为纽带集合起来的士人家族构成了整个东汉时期的官僚阶层,至于魏晋三国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选官体制。除此之外,如果既没有家学传承,也非五经十四家法学派弟子,即便是你家财万贯、光有田地、学富五车,也只能称寒门。而寒门只能为吏,不能为官。

    谢氏家传《司马史》,在当时整个三国属于二流士族,但东吴与中原不同,相对比较偏远,跟文化中心洛阳、邺城相差甚大,以谢氏的文化传承虽然在洛阳赶不上趟,但在东吴确实处于一流士族,要不然当初孙策初定江东时也不会为其嫡亲兄弟孙权求娶谢氏长女为妻。可见谢家在江东地位甚高,更不要说在会稽郡,绝对是处于庞然大物的存在。

    良久,谢承长舒一口气,把手中狼毫搁在笔架之上,身边青衣小童适时端上温热的酪浆给主人饮用。谢承随手接过饮了一口,轻咦一声,再度饮了一口问道:“今日酪浆怎得与往日不同?居然有鲜咸之感,却是何物?”

    小童躬身答道:“禀告主人,这是庄内管事谢忠遣人送来的新饮品,听说是石峡里村有个叫马淳的少年郎据淮南旧闻所制的王家私饮,名唤豆浆,随之一起送来的还有名唤豆腐的王家美食,已让厨下整治,稍后送上来进献主人。”

    “哦?有点意思,你去唤谢忠过来见我。”

    一炷香后谢忠来到书房,躬身行礼道:“见过郎君。”

    “听闻你在市集遇到一有趣少年,不知是何情形”

    谢忠将市集所见详细禀告了主人谢承,又呈上少年们所唱诗句,就连唱的曲调也模仿着唱了几句。

    谢承听完,提起笔来,在竹简上写下那几句咏豆腐诗

    种豆南山下,

    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

    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

    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

    五食勿与传。

    感叹道:“味美诗好,此少年郎不简单。”正自细品诗中意味,门外传来一男子声音:“大兄可在?”“进来吧。”

    随即门外进来一中年男子,峨冠素袍,面容与谢承有些相似,正是谢承从弟谢赞谢伟庆。谢赞也是会稽名士,与同郡钟离珚、顾谭齐名,因只喜山水不愿出仕,与其弟谢谭呼朋引伴,往来酬酢于会稽山水之间,和从兄谢承稳重著书的性格不太相似,极少回家,今日却回家来见兄长,让谢承有些意外。

    谢承温声问道:“今日二郎早早回庄不在外间饮宴,却是何事?”

    “听坊间传闻,有一少年郎君制得美味奇物,又作得好诗奇曲,特来告知大兄。”谢赞笑道。

    “为兄这里正好有此奇物。”谢承指了指案上童仆新端来的豆腐、豆浆,还有自己抄录的咏豆腐诗。

    谢赞大喜,端坐案前,拿起豆腐用竹筷夹了一小块送入口中细细品尝,又喝了几口豆浆,赞道:“果然美味无比,传言不虚,如此美味只应王家大族所用,平常百姓如何能做的出来。”

    又拿起竹简吟咏其诗,良久道:“观此诗句,初看是为其豆腐扬名,用词平白,细品却又有返璞归真脱尘离俗之感。曲调琅琅上口,诗句有建安之风,此人不凡,莫非其家为中原士家后裔?”

    “二郎所言极是,为兄也觉得江东偏僻,如此美食佳诗绝非江东偏僻士家所能培养。只是几十年来战乱频频,士家子弟多流离失所,却不知这少年马淳出自哪个马氏?洛阳马氏?亦或是荆州马氏?”

    “大兄不用多猜,着人请来相见便是。”

    “管事谢忠已于市集之上邀请与他,不过那马淳婉言谢绝了。听闻他也拒绝了贺氏的邀请。看来这少年有些风骨傲气,不愿与我等世家大族多有交集。”谢承有些惋惜。

    “大兄莫急,此人虽有才,然其年幼名声不显,其他家族未必会招揽此人,石峡里距此不远,久闻石峡里风景优美,待过些时日,弟欲协友前往登高饮宴,顺便与他结识一番,果真若有才学,再与之结交便是。”谢赞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