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最新章节!
【不懂拒绝而遭受不幸的天使】
心就像气球一样,被四面八方刮来的风一下一下地灌满并渐渐地膨胀,直到某一个瞬间膨胀到极限,眼看立刻就要爆炸似的,非常难受。到了这时候也就达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在家里排行老二,父母严格又明事理,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没惹过事。”
他开口的第一句就让人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人很明白事理,似乎无须再做“从来都没惹过事”之类的说明。但是,且慢,有点不对劲啊。他分明说自己是老二。通常一提“老二”,首先让人想到的不就是“调皮捣蛋”吗?而且这位男士还说自己的父母是“严格、明理”的。也就是说,他的父母是那种纪律严格、权威式的家长。我不由得对他的话产生了兴趣,期待着他继续讲下去。
“哥哥学习好,而且什么都做得非常出色。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体格也比哥哥小。但是我从来都没有羡慕过哥哥。父母也没有偏爱过他。”
这位男士依然用端正的态度述说他明理的父母。在我们的观念里老二往往都比较叛逆,他却完全不是这样。
“我的问题在于不会拒绝别人,从小就这样。上学时,同学们让我帮他们做作业,我没有拒绝,我说不出‘不’字。现在,在公司也是如此,同事们拜托我事情,我就算加班加点也去帮他们做。”
这时,我有点好奇他当时的心情。当别人都下班之后,自己却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替别人工作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我好委屈,简直委屈得要命,而且非常生气。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下决心说,下次一定要拒绝。可是当下一次别人再跟我拜托事情的时候,我又无法拒绝了,而且还面带微笑。我也拿自己没办法,但我真的是受够了这样。”
不管别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会默默地接受,那么,他是天使吗?不过,替别人做事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幸福,反而还为自己不能拒绝他们而讨厌自己,这好像不能算是天使吧?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这个男人只想在别人眼里成为一个善良、明事理的人,而他又不会表露出自己的不满情绪,所以别人很难明白他的真实想法。同事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多么讨厌别人拜托他做事情。他们只会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是一个随时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出生顺序对性格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广为人知的心理学常识。“与哥哥相比,弟弟喜欢冒险,而且具有叛逆气质”,这种“老二综合征”也是出于此。实际上,《天生反叛》的作者弗兰克?萨洛韦以七百名棒球选手为对象,就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影响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危险性大、心理负担又重的盗垒时,身为弟弟的选手比身为哥哥的选手显得更加积极,而且盗垒的成功率是弟弟比哥哥高出三倍。同样,本垒打也是弟弟比哥哥打得更多。
即使不看弗兰克的实验结果,大家通常也不会因为哥哥懂事、弟弟调皮而感到奇怪。因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老大从小就独占了父母的爱,所以喜欢自作主张,并有些防御意识。因为他本能地想维护自身地位,所以在长大的过程中显得有些保守。相反,老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跟比自己强大的哥哥竞争,所以显得比较叛逆和独立。同时,老二还比较开放,并具有冒险家的气质,所以会常常惹事,脾气也倔。在他们之后出生的老三,因社会适应能力发达,所以会摆脱兄弟间的纠葛,在长大的过程中多半会形成可爱宽容的性格。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世宗大王。
当然,若按照绝对的标准区分人的性格、特质、心理,就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因兄弟间的排序所产生的现象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完全吻合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对 “身为老二,从来都没有惹过事”这句话耿耿于怀。尤其是上面有个学习好而且八面玲珑的哥哥,比之逊色的弟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善良的面孔,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哪怕是一次,他都有可能忍不住要破坏掉哥哥精心完成的东西的呀!
但这是怎么回事儿?他说自己从来都没有羡慕过哥哥。如果没有羡慕过,那么肯定也没有嫉妒过。那么这个男人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透明人所需要的是人生的芳香】
这个男人也许天生带有一种天使的气质,他不仅没有羡慕、嫉妒或者顶撞哥哥,而且还顺从父母,接纳了哥哥的权威。对于顶撞惹事才能多多少少受到父母关注的老二来说,这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
“你真乖啊。”
也许这句话听得多了,孩子很早就会感觉到父母喜欢自己。说不定他还想,比起费尽心思赶超前面的哥哥,不如在“乖孩子”的圈子里度过一种舒服的日子。实际上,“乖孩子”这一保护膜是比较安全舒服的。
“哦,只要行善的话,人生也没有什么可难的。”
在心灵深处种下“行善”这颗种子之后,他渐渐地把自己镶进了乖孩子的框架中。不是根据身材制作衣服,而是根据衣服调整了自己的身材。
长大之后,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思想所控制,他确信这才是最安全的道路。就这样,他从心里抹去“拒绝”这一词,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感到幸福,反而越来越感到难以忍受。
认为乖孩子的圈子比较安全的想法不过是一种妄想而已。它不仅不安全,而且让人窒息。照这样被压抑下去,说不定还会死掉。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接受的、完全没有自我主张的稻草人。他的存在感变得模糊起来,不管在哪里,好像有没有都无所谓,就是活着,也是成了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透明人”了,而不是“善良的人”。
把别人要求做的事情都给做好,这样才算是善良的人生吗?与人为善并不等于要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请求。人际关系毕竟不是修道,所以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过分。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去麻烦别人,这就是善良的人生。有趣的是,我们的社会往往把善良和顺从等同起来看待。平时人们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也是基于这种原因。
如果断然拒绝别人的要求,人们就会说你倔强、自我主张强。一旦得到这种评价,就会很容易被当作自私的人,而被群体所排挤。为了在叫作“组织”的这一群体里能够顺利地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要戴上与别人相同的面具,放弃自我主张,随大流。就算没有人刻意去教,我们也一直把这当作常识笃信不疑。
从小开始被套在乖孩子框架里长大的这个男人,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别人的请求是不能拒绝的。因此哪怕心中翻滚着熔岩,他也绝对不会露出声色的。在这样的行为里“我”是不存在的。那么对善良的男人来说,“自我”到底在哪里?
“我为什么要帮你做事情?”
他很想说出这句话,但是他要成为善良的人,所以还是乖乖地接受了同事的要求。为了在别人眼里成为善良的人,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只顾忙于察看别人的眼色。
“如果我拒绝,他对我会怎么想呢?”
“最好不要整出什么事儿来,我一个人难受一下就算了。”
在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别人怎么看我”之类的想法,其中并没有“自我”。他想,只要大伙认为好就行。于是他就不断地安慰自己:适当地去迎合同事,把自己藏起来才是最安全的。这样,最终他以“善良男人”的面孔成了透明人。
透明人并不是“好好先生”。好好先生会戴着跟别人相同的面具,而不会表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当别人说“好”的时候,好好先生也会说“好”;当别人说出“不”的时候,他也会说“不”。至少对于好好先生来说,在面具之下会有一张自己的面孔,但是透明人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面孔,存在感更是等于零。人们对透明人不会去问“好”或者“不好”,他们平时会将透明人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成了透明人的这个“善良男人”,在别人下班的时间里不情愿地干着别人留下来的活,心里憋着一肚子怨气。分明是为了别人做事情,但是根本就感觉不到帮助别人的喜悦,反而感到吃亏和无奈,心里头还充满了委屈和自我怜悯。若是到了这种地步,世界上最善良的天使也会耐不住的。
这个善良男人最气不过的首先是自己。心中满怀着愤怒却讲不出一个“不”字,他觉得自己太没有出息了。一句话,他怨恨自己为了讨好别人而欺骗自己。
非常遗憾。我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呢?他会不会在期待着“天生善良,有什么办法呢?你还是继续过善良的人生吧”这种话呢?是不是跟他说“能够帮助别人是件好事儿啊。你做得很好”之类鼓励的话比较好呢?
安慰只能给他带来幻想,而无法改变他。用鼓励和安慰所包装起来的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是伪装我们自己的又一副面具。其实对于透明人来说,他需要的并不是伪装和面具,而是要明确地认识自己。若非如此,就无法从透明人的命运中摆脱出来。
那么,这个男人应该怎么做呢?从他的角度来说最明智的拒绝方法是什么呢?趁着还没有彻底崩溃,他要学会说出“不”字来。他应该说出“我不想做”。但是对于他来讲,说出“不想做”这句话比登天还要难。这时候如果向他提出“断然拒绝吧”这种建议,不会有任何帮助的。
对这个男人来说,拒绝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脱离安全网的行为会使人不安,在他看来“拒绝”就是如此。那么,到底怎样去说才能为他减少些许痛苦呢?要怎么做,才能让他露出来——哪怕是一点点,一直以来都被掩盖的真实的面孔呢?
与其让他去拒绝同事的要求,倒不如指点他这样去做。即让他表现出非常情愿的样子,用充满纯真的笑脸对请求自己的同事说:“当然可以。不过,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肯定对我有帮助吧?”
对方觉得无言以对,就自然会减少对他的要求。
其实说出“不”字,并不等于拒绝,而且说出“不”字,也不会变成坏人。这只不过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已,跟善良与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现在让他马上喊出“不”字来,实际上是给他增加更大的负担。对他来说,微笑着跟同事说:“我会帮你,可是这样做对我有帮助吗?”这种变化会显得更加简单和明智。其实这么做很重要,这会让他的人生增添新的味道。他要学会微笑,笑眯眯的,脸上要带着表情,内心要增添色彩和香气。如果在别人面前总是显得平淡无味,那么对方只会把你看得淡如水。只有当找回自己的芳香时,曾是透明人的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获得重生。
现在你的朋友过得还好吗?
她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考试,她平静地对我说起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并不活泼,但是只要跟别人走近,就能相处得非常好。在初高中时期,也有过主动跟她交往的朋友。到了大学之后,在交朋友的问题上,也没有出现过太大的问题。
“我一般不会表露出自己的内心。就算对朋友有意见,也不会说出来。我只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服自己,要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们。不过,我也不会把遗憾默默地装在心里的。但是,这一次跟同专业的朋友产生了隔阂。”
她说,因很小的误会,事情变得较大,最终她跟同专业的朋友闹僵,以至形同陌路,见了面也不说话了。如此一来,跟那个朋友周围的人也变得尴尬起来,最终跟所有的朋友都疏远了。到底错在了哪里?这对于即使有了遗憾也予以忍耐和理解的她来说,着实是很委屈的。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经历。高中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分明有了误会,但是我没法当面说开求和,只是等着周围的朋友了解情况之后,帮我进行调解。可是谁也没有帮这个忙。”
她向我咨询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她想听的是什么样的话呢?
“你没有任何问题。你这么善良大方,那些误会你的朋友才有问题呢。稍微忍一忍,朋友们就会知道你的真心,重新回到你的身边的。”
她肯定会等着这种回答吧。因为她觉得朋友们根本就没有理由疏远自己。那么,要不要扔过去一句她想听的安慰话呢?但是这种安慰话只是在喉咙里打转,却怎么也讲不出来。因为,她现在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老掉牙似的安慰,而是明确的解决方案。
如果她现在不能确切地了解到自身的状况,那么,就算她一生都为迎合别人而压抑自己,也不会听到好话的。很显然她自己还会一直带着这种委屈过下去。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她跟朋友的关系吧。当她们之间发生小小的误会时,她却没有试图去解开,这就意味着那个朋友对于她来说并不重要。
她一直强调她们是“好朋友”。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走得很近却无关紧要的朋友。过去也好,现在也罢,即使觉得关系处得不错,也都不过是一种想法而已。
教师资格考试是人生的一道重要门槛,她正在面临的是也许能够改变整个命运的转折点。如果要准备好如此至关重要的考试,那么显然没有时间去理会别人对她的看法。当前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肯定是取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那么,为了考试合格,她有必要暂时减少跟朋友们的应酬,要好好梳理一下那种亲密而又琐碎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梳理”,并不是说不见那些人,而是不要让那些人过多地占用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