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4 大势所趋3

半山先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悍刀行最新章节!

    大争之世,将星璀璨。

    这个波澜壮阔大年中陆续入世的名将大将,违背天理气运的走出了各自结庐而居的胜地,风云交汇在这处小小的营寨。

    判官谋略眼光之高远,犹如站在山巅大袖飘摇的谋圣智圣,倘若这一次的谋算真的是斩杀刘辩这条即将化真龙的幼蛟。

    九死无生了。

    兴师动众到这个地步,汇集几乎整个天下的三品以上猛将武夫,屠掉真龙已经足够了,单单是为了斩杀一个太子,怕是牛鼎烹鸡了。

    这一切刘辩并不知道,判官为了封锁消息不惜抽调了三名正在执行重务黑冰台十二地支刺客,数百名铁鹰锐士。

    前前后后绞杀了三十名太常寺、摸金校尉、江东弄潮郎等三大细作机构的暗子,这才堪堪使得消息不被泄露。

    “怪了。”正在与徐庶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刘辩,看了一眼时辰,心底开始踹踹不安:“潜入黄巾贼内部的协律郎,已经快半个月没有传回消息了,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品性醇良的徐庶,并不像极力推崇阳谋大势的同窗好友田丰,很是排斥阴谋细作,却也没有多少好感。

    上智为间的道理早在夏商鸣条之战得到了力证,历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的发展,已然迈入了一个极致的地步。

    边疆大漠交战,先得来上几场血腥的游骑厮杀,摸清对方主力大军方位、偏师所在、粮秣囤放地点等等情报,做到兵圣孙武所说的知己知彼,才会进行偏师试探主力交锋。

    而中原腹地交战,更多运用的是细作斥堠,血腥程度比起边疆游骑减弱许多,但阴谋诡道强了何止一筹。

    渗透、策反、刺杀……无所不包无所不揽,残酷程度远远超过了大漠游骑明明白白的硬干。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埋入黄巾贼内部的细作还是杳无音信,只有一种可能,全被隶属于地府的黑冰台连根拔出一个不留的抹杀干净。

    判官出身于地府这等藏头露尾势力,刘辩自然而然猜测对方推崇阴谋诡道,没去深想,也绝对想不到判官能够聚集除了真武大帝转世吕布以外,几乎所有的三国二十四名将。

    这其中涉及的能量,可不仅仅是钱帛美人香火情所能完成的,首先舍枪之外别无他物的赵云,不会在乎钱帛美人,也不会顾及香火情。

    谋算得高绝到何种地步,才能做到让这么一批秉性大相径庭又极其自负的顶尖人杰,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恐怕智谋天马行空的郭嘉,也不敢想象有人能够做出这等前无古人的行径。

    无情本是帝王家,精深了帝王心术的刘辩早已不是那个初来乍到,见到自己人死亡会有一些不忍的仁慈太子。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死亡十几个太常寺协律郎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无关痛痒。

    刘辩自言自语似的说了几句,徐庶没有丝毫反应,得,自讨没趣了,询问道:“元直以为黄巾贼接下来会怎么做。”

    徐庶手谈时每落一子都会来来回回十几遍,一盘一个时辰便能复盘的棋局硬是消磨了七天,更何况关乎汉室兴亡的战术谋算。

    满脸倦意的徐庶针对郡城怀县方圆几十里,乃至整个河内郡的山川地理、形胜要地、城关布局做了一个析精剖微的推演。

    慢条斯理的列出来将近二十个战术,囊括了各种可能,各类突发异变,做到了算无可算推无可推的光景。

    也难怪戏志才会在稷下学宫的大才中,首推徐庶作为刘辩的第一军师,不像郭嘉算尽人心的天马行空可以陡然暴富,连下二十城。

    不像李儒阴谋诡道的窃据要津,可以无声无息的攻下城池。

    徐庶胜在稳固,胜在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万无一失的护住主公的性命。

    立于不败之地,便是大胜。

    大败敌军也好,攻克城池也罢,什么也没有主公性命安危重要。

    主公在,汉室可兴,主公不在,他戏志才也要以死殉国了。

    不谋而合的徐庶同样把主公的安危视作泰山,放在了与妻子同等的高度,只是略逊于母亲。

    率先排除了三种符合郭嘉口味的冒险战术,又去掉了两种自己不屑的阴谋诡道。

    剩余的十五种可能,依次排开,展现在刘辩眼前。

    作为君主帝王除了要有识人之明,善于御人,更要有乾纲独断的决断力,甭管对错,当机立断的从各党羽臣子商讨出的计策,挑选出一条合乎时宜的去执行。

    拖拖沓沓,犹豫不决,只会措施战机葬送大好时机,严重了甚至会造成臣子的离心离德。

    刘辩拿起面前的一摞蔡侯纸,每一张上面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工工整整的列举了每一种可能的优劣长短,依然是细致的令人发指。

    “元直的字体不错,师承哪一位名家?”刘辩为了缓和徐庶紧绷的精神,严肃的帝王脸露出了一抹促狭笑意:“蔡祭酒,还是郑祭酒?”

    徐庶划拉山河走势图的动作霎时停住,被主公打趣也算是一种殊荣了,无奈的笑了笑:“臣出身于寒门,哪里有幸可以成为鸿都门学蔡祭酒、稷下学宫郑祭酒这两位文坛宗主的弟子门生。”

    “别的不说,单是那份令人咋舌的拜师礼,臣也是囊中羞涩。”

    谈及自己的师承徐庶不免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唏嘘感慨道:“幸是我家先生从不收一些身外之物,只求门人学生离开稷下学宫入世的时候,亲手篆刻一枚印章留在学堂。”

    稷下学宫治学素来严谨清明,师长具是德才兼备的硕儒,从春秋齐国创建学宫到现在,从没有一家学派收取金银钱帛这类俗物。

    那些出身于寒门的学子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采买大量田产送给稷下学宫。

    历经王朝更替,君王们为了收买士大夫儒生的人心,非但不会霸占稷下学宫的田产,反而会大加赏赐,造就了良田万顷的太平学府。

    此心安处是吾乡,天下士子有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