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chapter 34

玖月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白色橄榄树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V章购买比例不足的读者, 请隔日再看替换章节。  六月三号, 位于东国中北部的阿勒城看上去和往常的每天一样。早上八点,宋冉推开旅馆的窗子,楼下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直通尽头的小学校。路两旁商铺建筑矮而平,高低错落的□□民居掩映树后。

    放眼望去, 街上灰扑扑的,纸屑落叶无人打扫。但天空是蓝色的,阳光也很灿烂。

    楼下餐馆里,一位裹着头巾身着黑袍的年轻妈妈带着小儿子坐在桌边吃早餐;店老板站在摊位后头一手切烤肉一手甩面饼。烤肉, 煮豆和面饼的香味在街上飘荡。街对面的修理店里,几个中年男子早早地推来摩托挤在店门口, 七嘴八舌跟修理工交流, 说着宋冉听不懂的东国语言。不远处传来一声鸣笛,公交车停靠路边, 一群身着校服的小学生涌下车, 叽叽喳喳跑向学校。公交车司机摇下窗户, 跟路边巡逻的警察交谈几句。

    一切看上去和之前的每一天一样,但又不太一样了。

    本地餐店还开着,KFC早已歇业;牙科诊所正开张,手机店却关门一个多星期了。门上贴着中国某手机品牌的新款机型,招贴画破烂不堪,纸片在晨风中抖索。一只流浪狗蜷在角落的破报纸堆里。隔壁服装店的玻璃橱窗也蒙上一层灰, 隐约能看见窗子里头两个假人模特, 一个黑色长袍头巾遮面, 一个白色衬衫花短裙。

    晨风扫过落叶纸屑,吹不动橱窗内静止的裙摆。

    宋冉没来由地叹了口气,心里一丝淡淡的惆怅像那块蒙着灰尘的玻璃。这是她在这个国家待的最后一天。今天她的外派任务结束,即将返程。从阿勒城去首都伽玛车程4小时,回国的飞机在夜里十一点。

    她靠在窗边拿手机刷网,国内现在是下午,网友正讨论着明星出轨,最美豆腐西施之类的话题。

    当地时间上午八点半,差不多该收拾东西了。

    她刚折好三脚架,脚下的地板突然晃动起来,好似地震。但这不是地震!她抓起相机摁下开关冲到窗口,天边一声惊雷爆炸。

    但窗外的世界一切如常,街上的人们纷纷抬头,像一群茫然的鹅。很快又是一声巨响,接二连三——是炮弹。

    开战了。

    街道霎那间沸腾,人们大声叫嚷,四处逃窜。

    宋冉背上相机三脚架和通讯设备冲上楼顶,远眺城外荒地,她看不见任何军队。但炮火轰鸣不断。是位于阿勒城东北部数十公里外的哈鲁城,她的一位男同事就驻守在那儿。

    手机信号断了。开战第一步就摧毁了通信基站。

    宋冉架好设备,开通卫星电话,才接通,国内的事就说:“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哈鲁城外开战了,你那边情况怎样。”

    宋冉转动拍摄角度,稳住气息:“我现在东国中部重镇阿勒城东北郊的一处旅馆楼顶,能听到哈鲁城方向传来的清晰炮火声,脚下的楼房还在震动,摄影画面也不稳。我所处的阿勒地区,一分钟前楼下还有汽车行人,但现在街道已经空了。对面我手指的方向是个小学,可以看到……”她放大画面,“老师们带着学生从教学楼疏散到了操场。在这儿就读的学生人数从几个月前的300多名锐减至现在的100多名。很多家庭已经早已迁往南方,也就是首都伽玛附近……”

    待她做完报道,那头的炮响销声匿迹。不知是战事停了,还是转为枪弹战。

    宋冉在楼顶等了十分钟,没发现新情况。

    天空蓝得像水洗过的蓝宝石,阳光更加灿烂,世界诡异得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上头给的通知是宋冉照常回国。但战争突然爆发,交通线可能全面封锁。回去并非易事。

    她租的车昨晚退了。而约好今天送她去伽玛的司机要带一家六口南下,毁了约。特殊时刻,也没法责怪对方。

    九点半左右,宋冉联系到美国的一个记者朋友,得知他们有车,可以带她一起走。但他们在阿勒西北部十多公里的苏睿城,上午十点半启程南下。

    此时的阿勒,街道上挤满开着汽车驾着摩托捆着箱子行囊携家带口逃亡的人。出城方向的路堵得水泄不通。鸣笛声,咒骂声,呼喊声,小孩啼哭声不绝于耳。宋冉在似火骄阳下跑了十几条街,满城寻找一辆摩托车,但这时的交通工具千金难求。

    往回走的路上,她眼睛湿了好几遭。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回到旅馆,毁约的那个司机却在前厅等她。他送来了一辆摩托车。

    上午十点,宋冉换了套黑衣服,戴上帽子和面罩,设备箱行李箱绑上后座,只身骑着摩托直奔西北方的苏睿城。摩托是男式的,重而不易掌控。她刚来那会儿经常摔,现在驾轻就熟。

    一路天高地阔,偶有几辆南下的逃亡车辆经过。

    她开得飞快,约莫一刻钟后赶到苏睿城郊。街道房屋空无人烟,风吹垃圾遍地走,恍若白日鬼城。

    刚走过一条街,远方传来隐约枪响。宋冉掌心汗得湿透,加速赶去城的另一端。

    她在空巷子里绕弯,很快冲上宽阔无人的主干道,再度加速之时,前方巷角、楼顶、车后、突然从四面八方冒出七八个迷彩人影,全副武装握着钢枪冲她吼:

    “Back Up!”

    “Stop!”

    宋冉紧急刹车。惯性作用下,车飞速前滑,轮胎与地面刮出刺耳的摩擦声。路中央有个铁盒,盒子露出一根线,线的末端牵着一小块金属片。

    摩托车刹停,宋冉左脚落下,不偏不倚踩上那金属片。一瞬间,铁盒子亮了起来,红色的数字开始倒计时——

    是炸.弹。

    周围死一般的寂静。

    宋冉的心皱缩成了一个点。

    她一脚踩着金属片,一脚踩着摩托车脚蹬,斜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的汗像冒豆子似的滚进脖子里。

    每一秒都被恐惧拉得无限漫长。但那群人没有要上来搭救的迹象。

    几秒的死寂,有个声音冲她喊:“Stay Put!”(别动!)

    话音刚落,又有人喊了声:“阿瓒!”

    宋冉没能分辨出azan是哪国语言。就见一个灰绿色迷彩服的男人从某层楼二楼的窗口翻跃而出,踩着排水管速降下来。他戴着头盔和面罩,站在路边远远地观察了她一眼——她一身黑的装扮很可疑。

    宋冉声音颤抖像扭曲的丝线:“Help! Please!”

    男人站定一秒,朝她走来,再次有人制止地喊了声:“阿瓒!”

    他回头冲自己的同伴打了个手势。

    铁盒子上的计时器在迅速倒数——00:09:10

    男人端着枪靠近,面罩上一双眼睛漆黑明亮,鹰一样警惕。他步伐沉而缓,离她还有十来米时,盯着她蒙面的脸看了会儿,眼睛微眯,问:“中国人?”

    宋冉差点儿没哭出来,喊:“是!我是记者!”

    这下,他的同伴们纷纷从障碍物后露出身形。

    他走近来看那枚炸.弹,又看看她脚踩的金属片,说:“你这一脚踩得真准。”

    “……”

    这三分调侃七分温和的语气,宋冉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人却是稍稍放松了点。

    他单膝跪地,拆了铁盒外壳,露出里头烦琐的电线。宋冉不免倒抽一口冷气。他听见了,看她仍保持着单脚撑地的姿势,轻声问:“能撑住吗?”

    宋冉只能点头。

    他不信,起了身,说:“你先从车上下来。”

    宋冉低声:“……我不敢。”

    “没事。我扶着。”他安慰着,左手扶住摩托,她一瞬就感觉到了他的力量。他右手握住她手臂,宋冉本能地迅速抓紧他,男人的臂上筋肉紧实。

    他叮嘱:“重心别移,右脚跨下来。”

    宋冉借着他手臂的力量,成功从摩托车上下来。这一会儿的功夫,她双脚又酸又麻,衣服底下大汗淋漓。他的一个同伴过来推走摩托。其他人推来附近的废弃车做掩体。

    他道:“重心保持在左脚,别动。”

    “嗯。”宋冉看一眼计时器——

    00:08:17

    他重新蹲下,开始理线路。

    时近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沙漠地带,体感温度接近50度。密密麻麻的汗水从宋冉的眉上流淌进眼睛里,刺激得她轻抖了下。这一抖,自己把自己吓得魂飞魄散。

    “撑住了。”他淡笑道,“你要动一下,我就成英雄了。”

    宋冉呐道:“嗯。”

    他单腿跪地,低头排查着线路,偶尔剪掉几根线。或许他随和的气质起了镇定作用,宋冉心绪平复了些。可时间过得极其漫长,等了很久,她忍不住去看剩下的时间。

    眼看计时器突破00:03:00,她再度心慌了。

    他依然有条不紊拆着炸.弹,计时器变成00:02:00时,他轻叹一口气,无奈地说:“时间来不及了。”

    宋冉心一惊。

    他话这么说,手却没停下。

    他的同伴意识到严重性,又喊了声:“阿瓒!”

    宋冉泪湿眼眶,泪水汗水淌进面罩里,面颊一片濡湿。她极低声地抽了下鼻子。

    这下他抬起头了,面罩之上那一双清黑的眼睛冲她微笑弯弯,宽慰:“别怕。不会丢下你。”

    阳光落在他睫毛上,闪闪跳跃着。他嗓音清澈得像泉水。

    宋冉不哭了,讷讷地点点头。

    他低下头继续拆解。

    但她感觉得到,形势更严峻了。

    “你走吧。”她轻声说,“你是个好人,我不想……拉你一起死。”

    他头也不抬,问了句:“你能跑多快?”

    “啊?”

    “五秒钟,能跑多远?”他语气相当轻描淡写,蹙眉拆着线路,没抬头。

    宋冉没反应过来。

    他说:“还剩1分半,我只能在30秒内拆除重力感应器,让你脚移开时不会立即引爆。但计时器会加速十倍,剩余的一分钟会缩短到大概五秒。”他问,“你能跑多远?”

    五秒?

    宋冉一懵:“10米?20米?不知道,”

    “啧。”他遗憾的样子,说,“不够啊。”

    “或许30米!”她说,“我没拼命跑过。”

    他说:“今天试试?”

    “……好。”她点头。

    00:01:10

    “十秒。准备。”他说,眼睛紧盯着线路,手上一刻不停。

    宋冉深吸一口气。

    7,6,

    他低声:“5,4,3……”

    他排除重重难关,终于挑出最后一根线。

    宋冉浑身绷紧。

    “1。”他剪断了那根线,红色计数器疯狂加速,他起身抓紧她的手,冲刺出去。

    灼热的空气灰尘在耳边起了疾风,可她听不见看不见了,被他拉扯着拼命奔跑。

    风声,尘土,热汗,心跳,全都感受不到了。那一瞬间仿佛时间空间都不复存在,只有夏天的阳光如玻璃镜子一样灼烧着人眼。

    她不知道五秒有多短,也不知道五秒有多长。

    在尽头,他将她扯到怀中护住,扑倒在地。男人的身躯屏障一样罩压住她。下一刻,轰然的爆炸声中,沙石,泥尘,碎屑,雨一样从天而下。

    chapter 11

    九月,东国中南部,加罗城。

    清晨四点天就亮了,青灰色的雾霭透着丝淡粉色,薄薄一层笼罩着这个残败而死寂的城市。

    城中心一栋四层高的房子顶层,窗户紧闭,窗子上糊满报纸。室内光线昏暗,光秃秃的水泥墙面和地板,摆着一桌一椅一床。

    一个小电风扇在床头呼呼转动,忽然,电流滋地一声,扇叶没劲儿了,越转越慢,晃晃悠悠绕几圈,终于停止。

    又停电了。

    不过几分钟,床上的宋冉醒了过来,摸摸脖子,一层细汗。

    九月了,天气还是炎热。

    这些天,加罗城的气温始终在三十五度以上,体感温度超过四十。宋冉驻守一个月了,刚来那会儿天天近五十度才是要命。

    一个多月前,东国战事恶化,平民伤亡不计其数。各国的战地记者,慈善组织,志愿者,无国界医生,以及联合国维和部队都进驻到了这个国家。

    梁城卫视也派了记者过来。几个男同事去了前线,宋冉留在UN维和部队的驻扎地加罗,负责对当地东国军民和维和部队的情况进行报道。

    她大部分时间在中国驻地内为本国军队做记录服务,偶尔跟着其他队伍出勤。今天刚好又有特殊行动,要跟一队外国兵去执行解救任务。

    她把闹钟定在四点半,现在还有一刻钟时间。宋冉开窗透透气,看见加罗城一片灰败。她倚着窗子吹了会儿晨风,好似听着这座城市喘息的声音。

    不一会儿,闹钟响了。她收拾好自己,出了门,在古旧的楼道里碰见了东国当地的记者萨辛。

    “早上好!”他拿英语打招呼。

    “早上好!”宋冉说,“停电了,你知道吗?”

    “知道。以后停电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

    “这么看来,局面对政府军不利?”

    萨辛耸耸肩,摊着手:“你知道的,两面夹击。”半个月前,极端恐怖组织也参与进来了,给本就恶劣的东国局势添油加柴。

    “阿勒会失守吗?”阿勒城是离加罗最近的一处三方交战重镇,也是几方势力死死抢占的枢纽。

    “只有主知道。”萨辛在胸前画了个祷告的符号,指了下天。

    萨辛年纪比表弟冉池还小,才二十岁。他是首都伽玛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战争爆发后揣着相机就上了前线,说是要把自己国家的真相记录下来。他又高又瘦,眼窝深,眉骨高,面庞有着当地人深邃的轮廓。但毕竟是学生,太嫩了,为了看着成熟些,他故意蓄起胡子。

    两人今天要跟着一支欧美维和小分队去100公里外的小镇解救平民。

    萨辛不太喜欢美国人,他想去最前线拍摄东国军队的作战画面。但他毕竟不是专业记者,没那个资格。

    而同路的美国兵也不太在意他俩,一路跟几个欧美战地记者聊得欢畅。

    宋冉同一队军人还有记者挤坐在军用卡车后头,她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眯眼看着车后头扬起的阵阵沙尘,有一阵没一阵地听着他们英语聊天。

    半路,一个叫本杰明的美国兵忽然问她:“我好像见过你。”

    宋冉没有印象。

    “我们隔壁是中国兵驻地,你经常去。你是中国人?”

    “是。”

    话音刚落,有个英国兵笑起来:“你们的军人种菜种得怎么样了?”

    四周顿起一片哄笑。

    萨辛尴尬地看着宋冉,不知该怎么解围。

    驻守加罗的维和人员来自十个国家,统一由联合指挥部调遣。指挥部里欧美军官居多。哪怕在战场上,也是有歧视的。他们认为亚洲人体弱且能力不足。作战的事儿通常都归欧美部队。中国主要负责公路建设,物资运输,医疗救援,外加保护志愿者、医生等国际救援人员。

    而中国官兵抽出空闲在驻地里开辟几块荒地种起了蔬菜,还养了鸡,俨然成了一道景观。

    宋冉看着他们,等他们笑完了,说:“谢谢关心,白菜已经成熟,肉鸡也长得不错。前两天,我们的士兵还送了一些去战地医院,给受伤的美国兵加餐补充营养。你们不知道吗?”

    笑声停了。

    本杰明和同伴交换一下眼神,说:“我们也想种菜养鸡,但要上前线作战,任务重。”

    宋冉说:“种植也是一门科学,打得了子弹,不一定播得好种子。”

    本杰明耸肩撇嘴,不接话了。

    队伍抵达目的地时,是早上九点。

    小镇在加罗北方,离阿勒城不远。镇子地处偏僻,战争损毁程度不重,却荒无人烟。

    宋冉跟着队伍潜伏进了小镇。

    来的路上还欢声笑语,进了镇子所有人都异常警惕。

    宋冉小心潜伏过一条空旷安静的街道,身后有人踩到废弃易拉罐,发出声响。她惊觉回头,是本杰明。

    他和同伴见她被吓到,都咧嘴无声地笑起来,眉毛快从脸上飞出去。宋冉无视掉他们嘲笑,拉好头盔和面罩,继续小心向前。

    潜了一路没碰上意外,敌方军队似乎撤走了。

    很快,维和小分队在城中心的学校教学楼找到一拨避难的民众,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大概一百来号人。

    军人们迅速护送民众从学校后门撤离,突然,学校操场传来一声枪响,一个英国兵吼了声:“有叛军!”

    宋冉一秒钟就飞奔而去。

    一瞬间,民众疯狂朝后门涌。军队果决分成两拨,一拨护送一拨增援。而现场的战地记者全数朝交火点冲去,除了萨辛,他展开手臂将几个妇女儿童护在身前迅速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