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少奶奶威武(7)

紫羿叶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夫人金安(快穿)最新章节!

    休养生息, 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别的事情先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已经登基了, 但是还没有皇后呢。

    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敢提关于皇后人选的问题。很简单,谁都知道太子是因为什么还能坐上皇位的,大明江山是怎么保下来的,在青筝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傻子也知道,皇后是不可能轮到别人做的。

    “瑜儿, 玉儿, 你们两个也大了,娘不会勉强你们,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看看, 要怎么办?你们两个都是见过皇上的,觉得如何?能不能嫁?”这年代的小姑娘都成熟得早,之前两个姑娘在朱慈烺还没有登基之前与他也是见过不少次的, 青筝不想免强孩子,就想争取她们自己的意见。要按那些个军师幕僚的意见,最好把两姐妹都送进宫去, 来个娥皇女英才好呢。

    屁啦, 青筝才不会那么干呢。何况她们还只是十四岁和十二岁的小姑娘呢。别说闺女们还不一定乐意, 就是乐意, 青筝也不会让她们十八岁之前与皇上有夫妻之实的,过早的生育,对身体不好,有碍寿命的。

    “娘,您也知道,我绣个花,做些手工什么的还行,读书都看不下去几页的,更别说是母仪天下,主理六宫了。我可干不了。再说了,我与皇上也有过几面之缘,那么文弱的人,来阵风都能刮走了,我可不要那样的。哎呀,罪过罪过,不能这么议论皇上。”楚瑜“批评”完了朱慈烺又觉得说皇上的坏话不说,一个劲儿的谢罪。

    得,瑜儿都没看上朱慈烺,那玉儿更不用想了,瑜儿好歹还有点儿大家闺秀的样子,绣花啊手工什么的还挺擅长的,不爱读书还能找个女子无才但是德的理由。

    玉儿呢,读书倒是读得好,可是,全都是兵书啊,一点儿什么三从四德都不带读的。许是她从小就看着自己的母亲又是开镖局又是做生意又是带兵打仗的,自己也跟着学。任老爹又溺爱孙女,只要她们姐俩儿吃饱穿暖了,别的根本不怎么管。

    所以,玉儿这孩子别看才十二,可是一身的功夫学的可是杠杠的,骑马射箭,甚至枪法都是万里挑一的,比男人也不差。你说,这样的孩子,他能看上文质彬彬,从小按未来皇帝标准培养长大的朱慈烺吗?

    “娘亲,既然姐姐不愿意,那就我去吧。反正我们两个肯定要进宫一个的,不然龙门卫上下不安心,朝庭上那些个酸腐文人也不会放心的。”实在没想到,楚玉竟然愿意进宫?

    “玉儿,你还年轻,可别冲动啊,虽然现在跟你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你也不明白,可是,万一你以后后悔可怎么办啊?你看,娘不就是嫁了个不合心意的,只能一个人带着你们两姐妹过活?很惨的。”青筝劝着玉儿,虽然她并没有真的很惨,但是她有后世的思维,不会被这年代的思想束缚,玉儿长大了明白了男女感情了,再后悔,到时候她可怎么处理。

    “没事儿的娘,我现在看着皇帝哥哥还挺顺眼的。如果以后我又不喜欢他,大不了自己过呗,那有什么的,娘亲自己过得多好。娘的功业,世上所有男子加一起也比不了。”小姑娘神彩飞扬。

    “那也不行,你还太小了。不行。没事儿,你们都不进宫也不要紧,娘能处理。娘可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好人,也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我只要女儿自由自在,不被任何事情牵绊困扰。”青筝做了几辈子的母亲了,哪怕不记得为人母的心情了,这辈子的母性还在呢。

    “娘,咱们可以先定亲啊,先安抚了那些人再说呗。等我长大了再成亲啊,如果到时候我不想嫁了,再想个办法死遁不就得了?难道还有人敢说出真相不成?娘怎么也迂腐起来了。”玉儿脸上都是小孩子特有的那种鬼灵精怪。

    “咦?你这些……都是跟谁学的啊?”这孩子什么时候偷偷长出来这么多心眼儿的?

    “书上都有啊。历史上的事儿不都是你骗我,我诈你的。这有什么难的。”好吧,这是个搞政治的天才?

    就这样,玉儿与皇上有了未婚夫妻的名义。只是在青筝的坚持下,强制要求必需等到楚玉十八岁之后才正式完婚。

    还有六年的时间呢,朱慈烺已经快二十岁了,六年之后,这时代都算是中年人了。青筝也只能入乡随俗,不好还要求人家守身如玉什么的。至于朱慈烺要不要洁身自好,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解决的后宫的问题,接着就是外政了。

    政策上的修改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儿。

    以前,青筝是不爱看史书和有关的评论性著作和文章的,被架到了这个位置上之后,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空间里阅读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后世的学者关于明清时期政策的好与坏的各种评价,以及建议。

    总结来总结去的,其实觉得哪个都不是完美。

    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所有的意见都是理论性的,可是真正实在施起来,才会知道有多么的难。

    青筝不过是仗着有武力在手,用强权镇压着“不听话”的书生们罢了。

    她想着三权分立,想着提高百姓的生存权力,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完成了。

    就第一件事,取消士绅不纳粮的税收制度,花了好几年也没有完全理顺。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在科举考试中加入理工科的内容,文人们不肯与被他们视为小道的“工匠”们同场应考,觉得有辱斯文,反抗的很激烈,直到青筝真的怒了,直接取消了几百举子的考试资格,还有人硬抗,连朝庭的官员都联名上折子,与举子们共进退,最后内阁几位大人们也都不上朝了。那折子上,明明晃晃的让皇帝收拾了青筝,说她母鸡司晨什么的。要求皇帝肃清朝纲。

    呵呵,这些个读书人,真正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才和平了几天啊,就忘了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的事儿了。这会儿还有一些边锤之地没有完全平定,还有龙门卫在外征战呢,他们就又开始为了维护自己阶层的地位开始玩儿套路了。

    谁怕他们似的。

    青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谁不服,就都回家抱孩子去好了。

    还愁没人肯做官不成。

    于是,朝庭上上下下,换了百分之三四十,有骨气的,毕竟只是少数嘛。内阁六个人,换了四个。只剩下了两个,留下四个位子,青筝也不急着往上提人,就让他们斗去好了。谁支持她的想法,谁就上呗,反正他们读得圣贤书,卖与帝王家,为的不过是当官。就不信他们不会先软。

    青筝也没有跟文人们死磕。同时也强行推行了一些别的政策,比如大力推高商人的地位。这大概是所有政策里实行得最顺利的一项了,人心所向嘛。商人们又有钱,又大多跟官员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大部分都直接是勋贵们的亲戚家人。跟他们地位当然很多人乐意。

    大部分的普能商人还是没有地位的,青筝把原来那些个乱七八糟的限制都废了,然后还来个爵位大批发,批发了一大批的虚爵出去,反正就是个名称嘛,不用米不用面的,还能换回来好多好多的银钱,有的是人愿意换,有什么不好的。

    还有,就是大力发展海运了。

    再不开海,她再怎么努力,再过几十年还不是便宜了外国人。谁有能耐,还是去跟外国人拼去吧,何必窝里斗呢,没出息的很。

    百姓吃得饿了,还有书读,青筝推行的,也都是有利民生的惠民政策,自然百姓就支持。一年两年还不明显,三四年之后,效果就已经很明显了。

    等天楚玉跟朱慈烺大婚的时候,之前那些个不服气的也早都服服贴贴了,没人不愿意过安稳富足的日子,国人就是这样,不愿意扩张,说不好听的,就是没什么进取心,不好战。

    何况,外贸生意一本万万利,最开始跟着龙门卫的大船一起出海的那几家小商户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全成了大老板,一个个的还捐了爵位,也都是上层社会的人物了。当官的一个个的哪家没有几个家人在外面做生意的,还怎么管。

    一件事儿顺了,慢慢的,其它的事儿也就顺了。良性循环只要一开始,往后就只会越来越好了。

    青筝还是从使至终都没有出现在台前过,有士之识,人才,到什么时候都不缺。用不着她事必躬亲,她也忙不过来。

    对于皇家来说,可能最不好的事情是朱慈烺一直都没有子女出生,说他是害怕青筝也好,说他是想效仿先祖孝宗一夫一妻也好,反正是一直到楚玉嫁进宫门,他就是一直没有子女,也没有任何妃嫔,至于有没有什么小动作,青筝可不会查得那么细给自己女儿添堵。

    人啊,该装糊涂的时候,还是得装糊涂的。

    青筝独身了一辈子。

    其实后来,楚县丞一家已经找到了。楚秀才那时候早都有了新家,开着一家小店,卖些古玩家具啥的,过得也还算不错,青筝还交代了两个女儿,并没有去打扰他的平静生活。能在战乱当中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当初毕竟也算求了她一命,何苦再把他卷进是非当中呢!

    楚玉没有让青筝失望,一直做得很好。哪怕后来,朱慈烺早逝,她带着幼子,也过得很多。甚至还因为跟阁老们争斗堵气,打急眼了,自己登基做了女帝,成了武则天第二。就为了要跟文官们置气。

    青筝对此是大力支持的。她自己跟书生们斗了一辈子,女儿能给她出了这一口气,她不知道多开心。

    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后人会怎么样,她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后人自有后人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