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天下豪商最新章节!
刚过中午。
从黄河以北吹来的风,带着一股子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
这种天气,并不适合出城。不过武好古还是叫上了林万成,然后跟着两个兄弟一块儿骑着驴子出了固子门,到了开封府城外。
固子门位于开封府外城的西面城墙上,靠东北的位置,向北一些就是西北水门,是金水河出城的口子,向南不远就是万胜门,那是官家车驾出城的地方。出了万胜门行不多远就是金明池了。
而武好古、郭京、刘无忌和林万成今日要去的地方,其实也在金明池附近,是一座位于汴河水畔的道观。
顺便提一下,开封府的水运交通非常发达,内河网络四通八达,又通过护龙河(外城的护城河)互相连接在一起。而金明池则通过一条人工挖掘的河道连着汴河,也是开封府城水系的一部分。
而开封府的水系由通过汴河和大运河连着淮河、长江、黄河和宋辽之间的界河。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体系,成为了支持中原经济的基础,也造就了开封府的繁华。
不过水运带来的繁华也就止步于开封府了,由于泥沙淤积和河道抬高,开封府以西的中原地区水运就很不方便。所以大宋帝国的首都,便选择在了这个四面都是平原,无险可守的大城市了。
在一百多年的繁华安逸之后,原本保卫开封府的禁军,早就腐朽不堪,到了瓦解的地步。但是居住在此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和大宋帝国同荣同休的亲贵豪门,都丝毫没有意识到城市被解除武装的后果,只是在尽情享受着眼前的繁荣。
开封府城的西面,正是这片繁华奢靡最为集中的所在。过了护龙河,华丽而又优雅的庄园、别墅、寺庙、宫观就接连不断入了眼帘,每一座都是用尽了心思,建筑得极为雅致。
不过这些专供富豪权贵享用的建筑物的价格和城内的房屋相比,却是比较便宜的——北宋开封府的房子,也是要讲地段的。
如果按照面积(占地面积)单价来计算,内城的房价是最昂贵的,然后依次是外城的城西厢、城东厢、城南厢、城北厢和城西的这片豪宅聚集区了。
城西豪宅的单价虽然便宜,但是总价可不低,基本上没有低于三万缗的存在。而且住在这里也不方便,没有什么市集,进出开封府城得走上好长时间。
“大郎,那处道观我和小乙都去看过了,虽然不大,但是非常精致,也不算陈旧,是元祐年间建造的。”
一边骑驴赶路,郭京一边说着花满山花了半个月时间找来的一处待售的道观。
当然也是一座私立的“野观”,原本属于高家将门——其实就高俅他们家,不过高俅是庶流,这座道观属于高家将门嫡流。
高俅所属的高家将门(宋朝有两个高家将门)和西门家其实是老乡,都是幽州牙兵集团出身。不过祖上有两人(高霸、高乾父子)被契丹人派去南唐出使,结果不知道被谁刺杀了一个老的(高霸),剩下一个小的(高乾)被南唐安置在亳州。后来高乾投靠了赵匡胤,做了个小官,他的儿子高琼则当了赵光义藩邸的侍卫,后来立了不少战功,成为了功臣,开创了一个高家将门。
这种在辽国有亲戚的将门勋贵,在大宋这边还不止一家。还有一个赵家将门居然是燕云四大家族之一的赵家的亲戚。
他们家祖上就是被契丹人击败后投降当了汉奸的后唐大将赵德均、赵延寿父子!
当时赵延寿有个儿子名叫赵匡赞(后来改名赵赞)的,也跟着父祖一起投降当了汉奸,后来跟着契丹人南征后晋,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在契丹北归时赵延寿被带走了,可赵匡赞却留在了河中,投降了后汉,后来又投降了后周,再后来又投降了大宋,投降来投降去的,居然成了投降出了一家开国功臣,封了卫国公,活到宋太宗年间才去世。
不过赵家将门和高家将门虽然在契丹有亲戚,但是亲戚之间却没有什么往来,要不然大宋对辽国的事情也不会无知到现在这种地步了……
再回过头说高家将门,到了英宗朝,高家将门因为出了一个皇后高滔滔,从此势力大涨,成为了开封府勋贵之首。
不过在哲宗皇帝亲政后,高家将门就因为高太后的旧党领袖地位而急速衰弱。不仅作为高家庶流的高俅一官难求,连高家将门嫡流都要靠卖房子来维持了。
“高家要多少?”
“要两万八千缗,”郭京说,“是不便宜,但我和小乙都看过了,觉得还可以接受。因为这座道观的地契上还包括周边的一大片空地,现在种了许多桂花树,若是清理一部分出来,还可以用来建造书画会馆。一块地,就能办两件事。”
“是啊,”刘无忌也道,“那块地边上就是汴河,还带个码头,可以停靠画舫。这样开封府的亲贵就可以乘着画舫过来了。”
“地有多大?”武好古问。
“总共有一百八十亩!”郭京笑道,“足够盖房子了,就算要跑马都够了。”
一百八十亩搁在开封城内得几百万了,若是离城再远一点,就得按照寻常农地计价,最多就是几百缗……这房地产最重要的,还是地段啊!
“一百八十亩……倒是不小了。”武好古点点头。
他是预备在开封府城西弄块地好好开发一下的,书画会馆仅仅是第一步。之后他还想在书画会馆附近修建一座“武家画学”。
如果可能的话,武好古还想鼓动宋徽宗将国子监、太学、武学、医学、律学、开封府学等等一大堆官办学校,统统迁出开封府城,都搬到城西来。
这样就能在城西建起一片“学院区”,从而带动“学区房”的销售……
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前行,很快就到了一座隐藏在一片桂花树林中的道观前。
这座道观名叫白云观,规模有点袖珍,不过建筑却极为精致,透出浓浓的富贵气息。
武好古等人抵达白云观的时候,道观内外冷冷清清,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头和提前抵达的花满山,就没有别的人了,也没有一个道士。
很显然,这是一座已经被废弃的道观,也不知道原来在这里修道的是什么人?
花满山就在道观山门灵观殿(与山门合一)外迎候武好古,他一拱手道:“东翁,高家的高刺史有事来不了了。”
高家如今的家主是宁州刺史高公纪,目前正在坐冷板凳,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的,或许是因为卖祖产没脸面,所以才不来的吧?
“能看看吗?”
“能看,能看的。”和花满楼一起的那个老头子连声应道。
这老头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气色也很不错,穿着一件有点褪色的青色绵袍,也比较体面,看来是高家的老仆,被安排在这里养老的。
“老人家贵姓。”武好古从驴子上下来,客气地问。
“免贵,姓高。”
武好古点点头,仆人跟主家姓在宋朝也是常有的。
“高老伯,可以领着我们看一看吗?”
“行啊,跟我来吧。”高老头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在前面带路,把武好古等三人领进了道观。
观内不是很干净,地上积雪很厚,显然没有人打扫。三清殿的门窗都闭着,不过窗户纸大部分都破了,不少地方油漆也剥落下来。
“破败了,”高老头苦笑着说,“多少年没有人在这里了……越来越破了。”
其实维持在开封府城外的别墅、宫观和寺庙是非常费钱的,家道中落的将门都负担不起——将门家大业大人也多,如果经营不得法,衰弱起来也很快的。
要经营将门,最好的路子是经商,如潘家将门有潘楼和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所以才能长保富庶。
而高家的产业主要是土地,收入有限,一旦在政治上失势就很难维持了。
不过高家的苦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一旦哲宗皇帝去世,向太后临朝,高家人一定会得到重用的。
穿过灵官殿,武好古随着高老头,走到一座主神殿中,发现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神像,四周墙壁上也没有壁画。
根据道观的寻常布局,入门的灵官殿供奉的大多是王灵官,用来镇守山门。灵观殿后则是主神殿,各处供奉的就不一样了,就看信什么神仙了。主神殿后一般是三清殿,供奉道教体系中的最高天神——三清尊神。
“三哥,小乙,”武好古就在空空荡荡的主神殿里驻了足,对跟着他的郭京、刘无忌道,“便在这里供奉画仙人如何?”
“画仙人?”
郭京和刘无忌一愣,没听说过有这个仙人啊?
莫非是吴道子成了仙?
又或者……你武好古自己就是画仙人?
看见两个好兄弟不说话,武好古只是淡淡一笑:“便如此吧,就将这里改为画仙观吧,供奉画仙……我还要在这间大殿中画上壁画《八十七仙人图》,然后供奉上画仙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