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江南大营崩溃

羽落凡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龙腾1856最新章节!

    燕王秦日纲率领的两万太平军精锐,战斗力不差,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横扫清军的江北大营,将江北12o余座清军大营一举拔掉,清军江北大营的一万精锐土崩瓦解。 丞相李秀成还率领太平军攻下了繁华的扬州府,生擒清扬州知府世焜。

    两万太平军横扫清军江北大营的辉煌战绩,让烧炭工出身的东王杨秀清感觉自己是个军事天才,他意识到了清军战斗力的低下,什么大营都是纸老虎,于是,杨秀清下决心用重兵拔掉江南大营这颗清廷的虎牙。

    和驻扎在扬州的江北大营相比,江南大营驻扎在南京孝陵卫,这一万清军离天京实在太近了,在紫金山南麓居高临下,天京城里有什么进出都看得一清二楚,三年来搞得杨秀清有时候和妃子们搞事都不省心。有时,他做梦都梦见清军江南大营的骑兵杀进天京城了,整个东王府鲜血淋漓。

    整个南京城的血腥味太重,让杨秀清有时睡不好觉。在太平军杀到南京城里的满城时,满城内的两万满族男人并未拿起武器反抗,反而跪地求饶。杨秀清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下令太平军像宰杀牲畜一样砍下他们的头颅,然后杀了他们的妻子和儿女,还抢了他们的美丽女人充当妃子。

    为了彻底打败满清的江南大营,杨秀清将翼王石达开的三万西征主力太平军也调回,他要一举摧毁清军对天京的威胁。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权的都附近,就会有敌军扎营的。这是太平天国的耻辱。

    这一次,杨秀清的诏令措辞严厉,下令翼王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率领各部人马横扫江南大营,不仅要击败清军,而且要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一个不剩,让清军从此再也不敢窥探天京。

    此时,无论是远在北京的咸丰皇帝,还是钦差大臣、江南大营主帅向荣,都对清军存在了三年多的江北大营突然奔溃感到极为震惊和恐慌,手忙脚乱做了一些亡羊补牢的部署。

    咸丰皇帝布上谕,到内蒙古各盟挑选精锐骑兵,以备秋天南下攻贼。

    向荣用自己手下的头号悍将、江南提督张国梁替换邓绍良主持镇江军务。

    向荣和张国梁,并非无能之辈,而是久经沙场的悍将。

    向荣,字欣然,四川大宁人,寄籍甘肃固原,他是在西北彪悍的民风中成长起来的猛将。

    至于张国梁,那也是能征善战的大将,别的不说,他手下有一名都司,叫冯子材!没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冯子材,他童年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丧父母,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随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朝不保夕。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练就一身好武艺。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但刘八进攻博白失败,冯子材拉出部众千人,投降知县游长龄,并被改编为“常胜”勇营,积极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长毛,积军功擢升至千总。后随广西提督向荣镇压太平军起义,隶属向荣在南京城外孝陵卫建立的“江南大营“。

    从1851年到1856年的六年时间里,向荣和张国梁一直率领绿营里最精锐的营兵投入广西清剿,并一路追杀太平军到南京,屡保危城,救过桂林、长沙的急。

    向荣计划利用清军的水师优势,还有在江北的友军将太平军主力控制在江北,然后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攻破镇江城。

    这个作战计划起初很顺利,在江北,张国梁部也先后大战收复了浦口、江浦,逼近了镇江。

    但向荣没想到,杨秀清将翼王石达开的西征军也调了回来。

    石达开率领三万太平军势如破竹,他这次用兵稳准狠,其中一路直捣江南大营的总粮台所在地宁国府,大败守军,导致宁国府岌岌可危。

    向荣只好将张国梁部调回援助宁国府。此刻张国梁部刚在浦口、江浦大战了太平军,疲惫不堪。

    石达开一鼓作气,攻下了宁国府、太平府,继续进攻江南大营的南秣陵关一带。

    向荣分兵四出,此时的江南大营存兵不满5ooo人,而且多是疲惫之师。

    为分散清军,石达开还采取声东击西战法,分兵攻取东进苏州、常州的要道溧水镇。

    向荣闻讯,又急派总兵张国梁往救,江南大营兵力更加空虚,东王杨秀清抓住战机,即令秦日纲会石达开部一起荡平江南大营。

    于是,秦日纲率领部众由燕子矶移营仙鹤门,天京太平军一队数千人越过龙脖子,另一队七八千人自神策门、太平门出城,占据大小水关及冯家边一带,对清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向荣急派副将王浚率2ooo人前往仙鹤门防堵,这两千人马几乎是去送死。

    石达开率部赶到尧化门,仙鹤门一带,筑垒数十处,前锋抵达紫金山东黄马群,切断江南大营与仙鹤门之间的联系。

    向荣见大营危在旦夕,急令张国梁由溧水星夜赶回,并从丹阳、秣陵关等处调兵回援。

    石达开、秦日纲派四五千人急攻仙鹤门王浚营盘,稍后出兵数千包抄,激战至晚,大败这两千清军。清军这一路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是日,张国梁率一千二百人赶回大营,连夜在青马群筑营,欲堵太平军西攻之路。

    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十数路猛攻青马群。与此同时,杨秀清派兵数千出通济等门,直扑七桥瓮。

    向荣亲率一千二百人自孝陵卫大营往援,做南逃准备。

    午后,秦日纲分军四五千人,自灵谷寺翻紫金山攻破清军马队营盘,直逼孝陵卫;洪武、朝阳门太平军分路出击,攻破孝陵卫附近清营二十余座。

    接着各路太平军合攻孝陵卫,鏖战数时,攻破向荣大营,毙清军千余人。

    向荣、张国梁等连夜败走淳化镇,又经句容逃往丹阳。

    至此,威胁天京达三年之久的江南大营,亦被太平军攻破,东王杨秀清的威望在太平天国中达到了顶点,历史证明,这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让杨秀清产生了幻觉,觉得自己就是“天父下凡”,其他人都是草包,包括还在天王府日日笙歌和嘿咻的天王洪秀全。

    此时,燕王秦日纲率领的两万大军,已经在外连续作战四个多月,人马早已疲惫不堪,他向杨秀清申请回城休整。

    杨秀清却下了一道严令:“追杀江南大营残部,不许回城!”

    秦日纲很愤怒,但高高的南京城墙就在眼前,他却进不去。守城的太平军只听从东王的号令,无论他怎么说,就是不开门。

    秦日纲只得率兵追击向荣的败军,并很快攻下句容,进兵到丹阳城外的五里铺。

    此时的钦差大臣向荣,已经年过六十开外,精力已非往日可比。从前出队打仗,他总是亲临前线督阵,现在老病交侵,气已衰,步履艰难,不能骑马。江南大营奔溃,他率兵败退丹阳,愧愤交加,自谓英名扫地,老病交加,卧床不起。

    对前敌军事和个人前途,江南大营的主帅向荣显然已十分悲观。不久,向荣伤病复,在丹阳去世。

    对向荣来说,他死了,反而是一种解脱!死了,是好事。他的人死了,一了百了,远在北京的咸丰皇帝不仅撤销生前一切处分,还以“忠勤”、“虽未恢复坚城,数年保障苏常尽心竭力”为由追谥“忠武”,专祠祭祀,赠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主帅突然死去,丹阳城的危机也并未过去。张国梁是降将,功劳虽多但资历浅薄,是不便挂帅的,而资历足够的福兴即将被调走,又和张国梁等不睦,清廷只好让远在苏州的两江总督怡良暂署钦差大臣,并让刚被提拔为江南提督、远在安徽临淮关的和春兼程赴丹阳接任主帅。

    谁也没想到的是,咸丰六年七月十三日,也就是向荣死后第四天,城外的太平军忽然撤了个干干净净。

    清军很快现,“长毛”是去攻打金坛了,此时金坛城里除了团练,就只有不久前从丹阳派去的李鸿勋部七百多人,情况危急。

    清军急忙从丹阳、溧阳等地调遣援军约七千人赶赴金坛,跟长毛再次大战。

    不久,金坛之战打响,人多势众的太平军初战告捷,金坛城东、西、北三面都被围困,各路援军无法靠近。

    张国梁急眼了,带着冯子材等大将亲赴金坛督战,并令各路清军抓紧增援。

    太平军穴地攻城,轰塌金坛西门城墙三丈余,不料李鸿勋早有防备,在城内添筑“偃月垒”,太平军扑城无功而返。

    就这样,金坛之战打了二十多天,双方伤亡十分惨烈,城防摇摇欲坠。奇怪的是,几天后,“长毛贼”居然又解围撤退了,金坛城外太平军忽然悄无声息地连夜拔营撤走,因为这时,燕王秦日纲接到了北王韦昌辉的密信:“对东王杨秀清动手的机会到了!”

    当时,东王还以西线战事紧急为由,调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回江西前线督师,只剩下天王和东王留在天京。

    远在江西南康的曾国藩收到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都被长毛攻破的战报,满脸的焦虑,为江浙一带的安危忧心。

    在书房,曾国藩和众将商议完战事,对曾纪泽说:“一旦富庶的江南有失,恐怕朝廷危矣。“

    ”破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杨秀清现在功高震主,而且据说这人本来就飞扬跋扈,未必会有好下场!“曾纪泽却一点也不担心,他对曾国藩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被破,天下能和长毛一战的军队,就只有我们湘军了。这正是我们展壮大的好时机!我们不妨乘此机会,攻下江西和安徽的长毛据点。”

    曾国藩点点头,看了看挂在书房墙上的军事地图,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江西的九江和安徽的安庆,只要湘军拿下这两座坚城,长毛在长江中游的据点就可以一举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