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回到古代做皇帝最新章节!
李诫突然说道:“陛下,臣能否现在修改一番?”
陆承启愣了一下,对于李诫的工作态度,还是很认可的。点了点头,说道:“朕等着,你画吧。”李诫乃是一代画画大家,这些小工程图纸自然是手到擒来。也不需要量尺,心与眼一条线,用毛笔都能勾勒出一条直线来。这神乎其神的画技,让陆承启大开眼界。要知道,他连毛笔字都写得不怎么样,这还是有些功底在身的。要做到李诫这样,还是很困难的。
不过一盏茶时间,李诫便画好了。再次呈与陆承启过目之后,陆承启赞赏地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李卿,这画风似乎与先前不同啊?”
李诫是个老实人,直接承认了:“回陛下,先前乃是工部诸官所画,臣认可才送与陛下过目的。”
陆承启也明白这些高官的思想,要是事事亲为,不就成了诸葛亮那般,“鞠躬尽瘁”了吗?没有再说什么,仔细再看了一番李诫画的图纸。
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画得图纸都颇具神韵,既符合了陆承启要求,也兼具美观和实用。肯定了这个方案之后,李诫突然问道:“陛下,这仓库可是常平仓吗?”
陆承启一愣,说道:“常平仓?不错,是个好名字,就以这个命名吧!”
陆承启不知道是,其实早在战国时,魏国李悝便实行平籴了,概念与陆承启的仓库一模一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晋武帝泰始四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待得前朝,常平仓又一次废置,现在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又一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再一次命名为常平仓。要不怎么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得到了陆承启的肯定,李诫似乎也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这一段历史。陆承启暗自为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感到一阵羞赧,身为一个在资讯爆炸的年代活了二十多年的年轻人。居然连历史都半知半解,很多还是被人以讹传讹误导的了。要不是他及时醒悟过来,还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
得到了教训之后,陆承启已经不敢再乾纲独断了。除非是他认定要做的事情,不然的话。如果被内阁告知这样做不行,陆承启还是会认真听取意见的。也是只有在这个时候,徐崇光才感觉到自己做这个首辅的意义。
事实上也证明了,一个好的政策,当权者都是看得见它的好处的。常平仓虽说是陆承启想出来的“创意”,可聪明的古人,早已然想出来这样的点子了。常平仓的意义,其实与陆承启想的并无二致。内阁诸臣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这段史实,最是熟知不过了。只有陆承启一个人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提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这不过是自视甚高,拿古人当傻瓜罢了。其实古人的聪明,一点都不在后世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站得地方不够高,眼光的局限性,政策的倾向性,导致了他们的格局不够大而已。
而陆承启的优势,便是知道科技发展的进程。能让这些聪明的中国人少走一些弯路,在政治的大方向上也少走弯路而已。
至于陆承启熟知的后世国家粮油储备,其实一样也是出自常平仓的先例。任何一个想要长治久安的朝代,储备粮食是必不可少的。粮食储备。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地区间的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战略的意义,不下于屯兵边境。
而且陆承启根据来自后世的经验,所设立的常平仓,毕竟要与历史上记载的常平仓有所不同。因为陆承启知道,再好的制度,没有监督。仅仅靠着所谓的道德约束,是控制不住人的贪欲的。君不见,哪一个大贪官不是饱读诗书,聪敏机警之辈?若不是这样,他们还不敢伸手咧。头脑简单,还极度贪心的,早就被淘汰了,官场之中,哪一个都是不简单的。
正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人,不聪明的人又怎么会把皇帝伺候得明知道他是个贪官,却从没有治罪呢?
常平仓,历来都是贪腐滋生之地。大顺立朝之初,太祖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鉴于人心难测,后世若是子孙不肖,没法镇得住贪官,那大顺也就完了。基于这样的原因,常平仓这样的好想法,最终还是搁置了下来。
陆承启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要想镇服这些想伸手官,就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监督不是说着玩的,常规的检查要有,突击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除了检查以外,更是落实粮食等民生用品的质量,不能以次充好。账户上面的数量,质量要与事实储存相符,更要有专门的账本记账。盐、粮、油等物品,要专仓储存,不能堆放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是,这常平仓一定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潮。古代的救火设备只能靠水,要是起了火,常平仓里面有再多的粮食,也是不够烧的。
陆承启的圣旨里面,自然不会这么详细。但是具体的做法,如何实施,已经通过内阁,传达给各个州府了。内阁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便显现了出来。陆承启的圣旨,只不过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内阁的补充,则是对陆承启颁布政策的具体解释。
还真别说,古代帝王的旨意,有时候还真的莫名其妙,神神兮兮的几句话,都能把人逼疯,忍不住往歪路去想。有了内阁的补充,就好得多了,起码有了解释,官员们也不用担心符合符合上意,照着做便是。
陆承启原以为,交代完工作的李诫,会就此告辞的,没想到这个耿直的孩子,好像还有话要说。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让陆承启颇觉得好笑,问道:“怎么,李卿还有事情要向朕启奏的么?”
李诫经过了内心的剧烈挣扎之后,最终还是狠下了心,一咬牙说道:“不错,陛下,臣确实还有要事向陛下启奏!”
陆承启笑道:“说吧,朕听着。”
只见李诫小心翼翼地从官服的袖子里,掏出几张宣纸,并没有经过内侍的手,而是自己用双手端着,呈给了陆承启。
陆承启见他这副如履薄冰的模样,也收起了笑意,变得严肃了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