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白


    客栈最好最大的一处客房,乃是所谓观海景房,门楹上方正中书有观海听涛四字,颇有气势,也不知是谁的手笔。
    而此时,这家客栈的继承人,公孙珣公孙少东,也正盘腿坐在这间房中临窗的床榻上,然后往窗外看着大海、听着波涛,一时出神。
    至于他手下两个文士,一个娄圭一个王修,也都各自坐在床榻另一头,却是一个抬头一个低头,然后俱无话语。
    “少君,”
    良久之后,居然是从外面而来的韩当打破了沉默。
    “那掌柜已经把严禁流出内部书籍的通告交给咱们的商队,然后紧急沿商路往各处发出去了;你写给主母那边的书信也已经快马送走了;而且那掌柜还从商队和附近客商那里帮我们换了几匹白马出来;至于他本人我也按照你的意思安抚了一下。”
    “这就好。”
    公孙珣恍然从窗外收回目光,然后长舒了一口气。
    “辛苦义公了……此事其实是我母亲奇思妙想,下面的人一时疏忽而已,咱们就到此为止,不必多言了。”
    娄圭和与王修,还有刚刚坐下的韩当,赶紧颔首称是。
    “不过,既然已经在有那么多客商的客栈中显露了身份,那接下来也就没法再潜藏行踪了。”
    公孙珣强打精神答道。
    “休息一两日,等我身体恢复了,咱们就直接打马入襄平。”
    三人又是忙不迭的答应。
    “可若是如此,”
    公孙珣复又叹道。
    “初来乍到,我既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又不知道彼处的底细,到了襄平又该如何行事呢?”
    “这个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娄子伯向来是喜欢第一个发言的。
    “毕竟天下多有共通之处,一县之政事也不过就是那些东西罢了。”
    “你说来听听……”
    公孙珣此时也是无可奈何,更兼身边无人,便也只能选择听信对方了。
    “其一,在于劝农;其二,在于兴教;其三,在于治安。”
    娄圭捻须从容答道。
    “这三件事情是一个县令的根本职责,至于再多的事情,什么兵事啊人事啊,那就是太守的职责了,与县令其实无关。
    所以,县令理政无论如何都要以这三事为核心展开。”
    此言一出,韩当倒也罢了,旁边的王修却是连连颔首,就是公孙珣思索再三也只能点头称是……本来就是嘛,这三件事情的确就是一个县令理政的三大原则,也是一个县令职责范围内的主业。
    甚至到了一郡太守,所谓以郡为国,堪称一国之君,也最多再加上一个人才选拔的重任,然后边郡地区再加上一个军事戍卫的职责……而且真要细细来讲,人才选拔其实也是兴教工作的一部分,军事活动也是治安工作的一部分。
    “既如此,”
    见到娄子伯难得说了点正理,公孙珣也难免认真了不少。
    “子伯以为这三件事情又该如何具体开展呢?”
    “先说农事。”
    娄圭侃侃而谈道。
    “农事无外乎是两策,一个叫做推广农艺,这是为了肥沃土地,增加产量;另一个叫做兴修水利,这是为了防灾开荒、扩充耕地面积……”
    公孙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说到兴修水利、防灾开荒,我倒是忽然想起了本朝名臣张堪。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