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进退而定


    “居然被议罪了吗?”
    烛光侧,一个映照在墙上的高瘦人影闻言稍显一怔,然后便不禁黯然摇头。
    “不想离家数年,却如此有失管教,也不知将来卸任归家,该如何面对宗祠香火?”
    “老师不必苛责,师兄也只是和其他世族豪强一样,借着家世对不法之徒有所藏匿和庇护而已。”
    对面一身材高大健壮人影倒是有些不以为意。
    “如今这天下,如此行事倒像是理所当然一般。
    便是方伯也只是因卢氏为当地世族之冠,若不处置则难以对他人下手,这才稍加惩戒……即便如此,也只是有所罚没而已,并未失了体面。”
    “郭刺史遣人破我家门擒拿你那位师兄时,你在何处?”
    高瘦之人,自然也就是卢植了,盘腿坐在蒲团上,闻言不喜不怒地看了眼前人一眼。
    “我……我在别处擒拿不法之徒。”
    身材健壮之人,也就是公孙珣了,不由顾左右而言道。
    “为何不是你去擒拿你那位师兄?”
    卢植紧追不放。
    “哈!”
    公孙珣一时尴尬失笑。
    “天下哪有打破自家老师大门的学生?”
    “为何不能有?”
    卢植继续追问。
    “因为天下无不是的老师!”
    公孙珣肃容以对。
    “最起码天下人都是这么想的。”
    “你今晚过来便是想说这句话对不对?”
    卢子干平静的反问道,一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一般波澜不惊。
    “你知道前些年你的任职是我在作梗,最起码从辽东到赵国,都是我在背后调度,所以现寻我要个说法,露点委屈,然后想让我在选帅一事上避让三分,助你成事……对否?”
    公孙珣半响无言,这就是他为什么讨厌跟这种聪明人说话了,憋不死你也总能噎死你。
    “文琪。”
    卢植继续问道。
    “你以为我会应许你吗?”
    公孙珣若有所思,良久方才在灯下喟然应道:“老师满腹才学,一腔忠诚,只为安邦报国,连家人都弃置十余年,又怎么会因为我的私情请托而放弃为国平乱呢?”
    卢植端坐不动:“既知如此,那你为何还来找我?”
    “总是想试试的。”
    公孙珣摇头苦笑。
    “下午我已经去寻过我岳父了,希望他能避开一二,省的我此番白来一趟。
    一番苦劝之后,岳父大人还真就应许了我,我这才想着再来老师你这里试试,或许有万一希望……”
    “文琪。”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