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故将直笔作春秋下


    “什么叫做收纳不下?”
    问话的是娄圭,地点乃是涿郡范阳城南督亢亭,被质问的人则是战战兢兢的范阳县令。
    “这才一年多的年功夫,幽州便不缺人口了?”
    范阳县令没有直接回话,反而小心翼翼的偷眼看了下骑在马上的公孙珣。
    “范阳令看我干什么?”
    公孙珣见状微笑反问。
    “子伯问你呢,有什么疑难之处,你直接与他说便是。”
    “君侯!”
    见到公孙珣开口,范阳令当即松了一口气,然后躬身行礼,这才转身忙不迭的对着娄圭说出了缘由。
    原来,按照这位已经做了两年的范阳县令的说法,这范阳,甚至涿郡如今都已经收纳不下更多的流民了。
    原因很简单,就两个:
    首先是从南往北的流民太多了,不止是今年冀州全面失序,实际上早在去年黄巾大乱的时候,冀州人就开始大量的往幽州跑了;
    其次是地理因素,涿郡位于冀州和幽州的交界处,算是幽州门户,流民往幽州去,总是要从此处走的。
    换言之,范阳也好,甚至整个涿郡也罢,早就已经对冀州的流民丧失了兴趣。
    “你说的也有道理。”
    公孙珣若有所思道。
    “最起码这两条总是无可辩驳的……但真的仅是如此吗?”
    “下吏绝不敢有所欺瞒啊!”
    这范阳令无奈跪地请罪。
    “所言俱是实情。
    实际上,非只是本地官府早已经没有了闲置野地交与流民开垦安置,便是之前黄巾起事时大乱的广阳,早在今年春耕前,也已经将无主之地尽数划归了南来的流民……官府手中,着实再无地安置。”
    “那本地豪右呢?”
    公孙珣下马来到对方身前,愈发正色相问道。
    “便是官府无力安置,本地豪右又如何?他们就不想收纳人口为己用吗?”
    范阳令一时语塞。
    “问你话呢!”
    一旁魏越有些不耐烦的扯着马鞭喝问道。
    而公孙珣与娄圭居然没有约束于他。
    “君侯。”
    范阳令无奈在地上昂首对道。
    “以君侯的英明神武,其实我也知道,有些事情瞒不过你……”
    负手立在对方跟前的公孙珣差点被其人逗笑:“这都是跟谁学的?有话说话。”
    “是!”
    这范阳令赶紧作答。
    “若要豪右来收纳,其中有两个要紧之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