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天选之国1620最新章节!
思乡号出门的十几天,基地又经过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变化,首先是造船厂的第二艘船下水了,这艘船前面的制造工艺和思乡号一样,只是大了一圈,比新俘虏的船还大一些,新船长11米,宽3.5米,从船底到甲板是4.2米。估计装货能装50吨左右,两根桅杆高13米,甲板以上是9米,从单桅船变双桅船了,噢,是三桅,前面还有一根斜桅。
这艘船的帆装就有来历了,自从有了政策,谭玲玲联络了曹娜等原司机家属和另外几个妇女同志,成立了社团以来的第一个私营企业---金河纺织厂,业务包括织渔网,织布,船用帆具,绳索,甚至包括裁衣缝制等,干得也是热火朝天,该厂由社团入股20%,其他都是个人股,甚至林教授和几个大孩子也是股东之一,也是,林教授在织绳、编筐、桦树皮用具方面人家也是专家。不过,那几个孩子因为年龄不到十八岁未成年,股份由其监护人(父母)代持,等他们成年后再给他们。
从入海口村寨买回来的女子哈墩,织起渔网来又快又好,也加入了金河纺织厂,因为她现在还欠着社团的钱,所以在厂里没有股份,甚至接下来的分红要偿还社团欠款,但作为合伙人之一,被承诺在五年入籍以后会拿到期权,如果能一直为企业服务的话,将来也能成为股东之一。
哈墩这些新来的人在这十几天里,由于经常跟会员接触,已经会说一些日常用语,会简单的进行沟通了,尤其是哈墩的两个孩子宋小康、宋小靖现在在小老师方宇轩的教导下,认识了所有的拼音和20几个简单汉字,还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也是让方老师比较欣慰。
但其他的学生就比较让方老师烦恼不已,连拼音都认不全,算数也不懂,看来只能使用终极大招:学不会就饿一顿。
话说回来,新船的帆装是金河纺织厂用卡车上的篷布改装的,这个篷布可是好东西,又厚还不漏水,在谭玲玲他们巧手之下,根据赵鑫的经验,新帆具的戗风能力大有提升。
新船还有一个大杀器,在两个桅杆之见有一个动力舱,在新船下水舾装的时候,用“海洋之心”上的吊机把一辆微型车吊进了动力舱,郑国辉及其团队把车的轮胎卸下来,在驱动轴上安装皮带轮,用皮带带动帆船外面的木质明轮运动,驱动船只前进,而汽车挂上倒档,还可以让船倒退,而明轮的长叶片在不使用辅助动力时可以拆下来,这样不影响使用风帆行进时船的速度。这可是一个创举。
经过赵鑫试航,该船启动明轮,在无风的环境中用汽车怠速都可以跑到十一节,但满油的时候也就是二十节,可能跟船身阻力有关系了,如果用瘦长船体,才可能更快。由此可见,十一节是经济航速,该船在六级顺风的情况下也就是十一节,可见这个速度在当前是相当高的了。
赵鑫对这个速度很满意,如果一直这样高速,到达明国的江南也就是十天,而且可以无视季风。其实,这个时代船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船基本上循季风行驶,象从南洋到辽东,一条船一年只能打一个来回,就是夏季循西南季风北上,等到冬季北风起的时候再回来,要不这个时代的海贸利润高?不高没人干啊,所谓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说的就是这个行业。
啊,靠人工划桨么,人那点力,划不屁大远,就要累死了,谁干啊,阿拉伯人用奴隶桨手,也只能短暂冲刺,大洋航行时必须靠风力的。
如果有辅助动力,这效率就上来了,别人一年跑一回,你一年跑十回,那能一样么。
所以说,这辅助动力是一定要上的,可惜了,这点汽油啊是战略物质,就那么点,用了就没了,所以,前期必须用到刀刃上,多弄点物质和人口回来。
赵鑫已经在怂恿郑国辉成立一个动力机械厂,赵鑫说他有点子,准备搞蒸汽机,现在已经有计划把崔继世卡车上的锅炉搬一个进工坊,这个半吨锅炉不是很大,是燃气的,但据郑国辉说,改烧柴或木炭应该没问题。接下来设计制作一个蒸汽驱动装置,就可以产生蒸汽动力为工坊提供动力源。
张云度的弧形反射炉很成功,很顺利的得到了熟铁和低碳钢,导致接下来的好多工业升级,首先,郑国辉用木工车床多次升级,得到了第一台铁工机床,车刀是用维修室废弃的钻头改的,已经可以加工熟铁器具了,动力用的是船上某处拆下来的电动机改的。
朱从彬现在已经能够用熟铁片练习卷管了,但由于手艺还不是太精,长管卷不了,所以动辄一米的火枪暂时没戏,但是15厘米的短铳还是没问题的,在李文山的亲切关怀下,朱丛斌已经打制了三十把短铳,赵鑫说,船上一旦到接舷战,火力射程就不重要了,火力的突然性和连续性才重要,一人双铳解决火力连续性,而火力突然性就落在燧发装置上了。
赵鑫计划拉着王启山,李文山,朱从彬,张云度,郑国辉,丁俊怀,杜亮飞等人成立一个武器研究工作室,专门研究新武器,现在工作室没成立呢,但框架已经成型,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燧发装置最重要就是有弹性的钢簧片,这个已经解决了,就是把汽车车座里的弹簧取出来,通过冷锻的方法获得簧片,经过试验,这个簧片完全能用,效果杠杠的。
“这个扳机力有点大啊,不过也没啥事,不习惯的开火时枪口会晃动,熟练了可能好些。”李文山试验新的燧发装置,看看手感怎样,然后装上了训练弹,插上了荆刺信管。
荆刺信管改了一下,以前信管头贴一片纸,用火绳点火没问题,火头挨着纸片也能点燃管里的引药,但燧发装置打出来的火星就够呛了。目前的改进方案是用芦苇的芦絮做实验,把芦絮捻一个捻子,塞信管里,底下灌进引药,用纸片封好。
李文山扣下扳机,龙头打在铁毡上打出一大溜火花,顺利点燃芦絮信管。枪声响起,没有蝌蚪的木托射出,飞出20多米远就落在地上。接着,换了一把,另一发也顺利打响。“嗯,发火率还不错,十几个人掏出枪打两轮,一般的军队都能打散了。”
接着他又装上蝌蚪木托实弹,又打了两发,十米外的寸厚木靶两枪四个洞,有威力。“在十米范围里,穿盔甲都不顶事啊。”李文山骚包的吹吹枪口的硝烟,问“这个枪多重呢,感觉比手枪重,”朱从彬说:“大概一公斤左右吧,是有点重,但现在这个工艺,也就这样,因为为了统一枪弹口径,这还是14.6毫米,所以,枪重了点,如果口径改小,应该会减轻重量。”
“那就先这样,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等以后有更好的方案再改嘛!”李文山最后下结论。“走,我们去看看我们的炮模”。
关于造炮,李文山在执委会提出过,因为灭级炮使用消防用灭火器制作,虽然现代工艺加成,但毕竟不是专业炮管,承受膛压有限,此次海战能看出来,王启山要把他放到200米之内才打,还是射程的原因,如果对方有好炮,估计思乡号就要受损失了,而思乡号要是有膛压高的炮,早就是远远的放风筝,能把他们调戏死。
但提出来后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朱从彬说用熟铁皮卷,他目前卷细管还手艺不精,但是卷大管还是练练就好,炮嘛,多卷几层就好啦;另一个是李文山极力主张的,试验搞炮模,自己铸炮,反正现在是贸易公司那边有需求,就是笨重点也没问题,船的载重量大。最后,执委会两个方案都同意了,给李文山多批了一部分工分,让他两个都搞。
因为李文山的得力助手王启山出海未归,所以他亲自操刀,画了设计图,因为炼铁厂暂时不具备浇铸大型铸件的能力,所以李文山找杜亮飞等先制作铸炮所用的砂模。
杜亮飞制模的本事见长,一些小型铁器的翻砂制模是手艺纯熟,但炮模只是听说过。
按照李文山的设计图和描述,两人摸索着弄了五天,做出两个炮模,竖在工坊角落阴干,计划一共建造十个,铸炮不着急,光模子阴干都得一个月呢。
但是,李文山也没有闲着,这段时间,捕捞组的蒋英文找过他,因为新的船下水后,估计跑南方航线就得新船了,思乡号可能会跑北方航线稍微多些,执委会看中鲸鱼这一个战略资源,准备成立捕鲸队让思乡号兼职捕鲸船。蒋英文揽下了这个差使,找李文山设计一种实用的捕鲸叉。李文山也不含糊,就用灭雷炮加脱穿,脱穿的铁头取消,设计成倒钩,在他的颈部套上一个铁环,铁环连接绳索,绳索再连上一个木桶,就解决了。
再把灭雷炮的炮座设计下,变成可以左右上下活动的回旋炮形式,方便瞄准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