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此萧条实出意外

京师元宵节灯会,例以正月十八收灯。

至此,自入正月以来的城中游冶寂静下来。

次日,都中男女倾城而出,纷纷到西郊白云观联袂嬉游,席地布饮,谓之耍烟九。

是日不惟游人塞途,且各地道士不期而集者,数以万计。

大内的太监,也会在这一天散钱施斋。

隆庆四年正月十九日,晨曦中,为抢到好位置,到白云观耍烟九的人们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向城门移动。

四牌楼大街上,踏着已然冻得有些坚硬的积雪,一个身着棉袍、戴着方巾又加了一对暖耳、足穿针线纳底的粗布棉鞋的男子,带着两个仆从,不紧不慢地走着。

边走,还不时指指点点,相互议论着。

这正是刚刚到京的高拱,带着高福、高德一起微服私访。

隆庆三年腊月二十二日,皇上下旨召高拱再起。

内阁与吏、礼二部会揖商榷,由吏部咨请兵部差指挥一员,日夜兼程赶到河南新郑宣旨接人。

大年初二,高拱接到了谕旨,虽兴奋地赋诗抒怀,却也并不感到意外。

他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皇上是不会忘了他的,回朝只是早晚而已。

令他不安的是,时光如梭,岁月匆匆,望六之人,精力渐衰,来日无多,容不得从容等待了。

这也是他未阻止邵方晋京斡旋的原因所在。

如今已是隆庆四年,按时俗纪龄,他已五十九岁,这个年纪已属老迈,亲朋故旧、乡邻同伴中,强半活不到这个年纪,忠君报国,到了只争朝夕的关头了。

从邸报中,又每每看到皇上对朝政无起色忧心忡忡,不满之词屡屡见诸谕旨,每看到这些,高拱就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恨不得一步跨到京城,替皇上分劳赴怨。

是以接到召命,他没有按惯例扭捏一番,而是立即轻装就道,未携家眷,先带着高福和此前为长兄做管家的高德,顶风冒雪,乘驿车仆仆北上。

昨夜悄然入京,今日一大早,他就带着高福、高德上了四牌楼大街。

高福、高德一路劳顿,本想睡个安稳觉,天还未亮,就被老爷硬生生从热被窝中叫起,委实不理解老爷何故如此。

“恐天亮后访客盈门,不如外出一避。”

高拱解释道。

两个人也只好极不情愿地随老爷出了门,只是不知老爷此行,究为何事,问了几遍,老爷只是笑而不答。

到得街上,高拱专注于商铺店面,过了西四牌楼,就拐向草厂街而去。

京城人都说,这一带虽街道不甚宽敞,却人烟稠密,店铺林立,是京城商家聚集之地。

天早已大亮,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只是开张的店铺甚少,远不像传说的那般热闹。

高拱停下脚步,四顾而叹:“如此萧条,实出意外。”

“喔呀,老爷,快看,那有家饭铺好像是开张了!”

高福惊喜地大叫了一声。

京城过正旦节,向喜居家聚餐,街上酒馆饭铺也就少有开张。

三个人走了个把时辰,早已饥肠辘辘,高福忽见一家卖早点的饭铺幌子摇曳,有人进出,自是喜出望外。

三人移步到了饭铺门口,正要入内,突然一个只穿了身单薄内衣的中年人惊恐地从眼前飞奔而过,后面几个官差模样的人边高喊“抓住他!

别让他跑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